今天是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走进成华 | 商会概况 | 信息动态 | 会员之窗 | 服务平台 | 参政议政 | 政策法规 | 党建工作 | 公告通知 | 法律服务 | 信息公开
信息动态
 

 

当前位置:信息动态 > 时政要闻 > 正文
36个项目助力成都都市圈产业“建圈强链”
时间:2023-05-22 10:43:08 文章来源:成都日报 查看次数:300 字号:【

年度投资近300亿元

记者5月17日从四川省同城化办获悉,围绕《成都都市圈重点产业产业链全景图》布局的9条“相互依托、相互借力、相互融合”重点产业链,2023年成都都市圈将重点推进36个制造业项目,年度合计投资近300亿元,助力成都都市圈产业协同融合发展。

成都主导11个项目

带动6条产业链项目全面开花

成都都市圈推进的重点产业产业链中,以成都为主导,规划了新型显示、轨道交通、航空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食品(调味品)、医美服务6条产业链。2023年里,成都将全力推进11个制造业项目,合计投资119.2亿元,以带动都市圈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在新型显示和新能源汽车项目领域,成都高新区京东方车载显示基地项目分三阶段建设,目前已完成项目一期建设,其中一阶段采购LCD显示屏进行模组段的组装,产品为5英寸至35英寸车载显示模组,投产后达到1400万片/年。

航空装备和轨道交通产业领域,今年将开工金牛区民用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产业建设项目,推进新都区中航建设集团西南总部项目和龙泉驿区中电高新智能装备成都生产基地项目年内竣工投运。

绿色食品(调味品)产业链上,成都市今年将力促邛崃市水井坊产业基地项目(一期)、巴克斯酒业(成都)有限公司烈酒(威士忌)陈酿熟成项目等项目建成投运。

同时,医美服务领域将完成年度投资9000万元,续建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京东方健康产业园,力争年内实现信息医学产业园东区封顶、西区主体施工。

德眉资投资逾175亿元

引领3条特色产业链全力推进

在德眉资3市为主导的清洁能源装备、锂电、医疗器械(口腔医疗)3条产业链中,2023年里,德眉资三市涉及制造业项目合计25个,项目年度投资逾175亿元。其中德阳、资阳各9个;眉山7个项目年度投资达84.5亿元,为三市中最高。

在清洁能源装备方面,德阳将重点推进成德产业协同示范园区、欣旺达什邡动力电池和储能产业生产基地项目、绵竹市德阳川发龙蟒锂电新能源材料项目。记者了解到,这3个项目均为续建项目,年度投资均超10亿元以上,目前正在加紧厂房修建中。

围绕锂电产业布局,眉山正加紧推进都市圈锂电产业链主企业——彭山区中创新航20GWh动力电池及储能系统眉山基地项目于年内完成主体工程,并进行设备安装。启动推进建设眉山彭山区杉杉年产2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二期项目、锦源晟(眉山)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全产业链项目主体工程。

在医疗器械(口腔医疗)方面,2023年里,资阳将投资3亿元启动高新区牙谷口腔产业园二期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场平工作。据悉,该项目将于2025年建成,主要招引入驻口腔医疗器械、医用耗材、医疗设备等企业,为四川大爱科技企业提供配套产品。同时,资阳还将力争高新区Medifa智慧手术室及医疗设备生产项目年内实现主体工程完成50%。(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黄欢)

原标题:年度投资近300亿元 36个项目助力都市圈产业“建圈强链”

相关新闻

成都都市圈同城化“成绩单”刷新

每天开行动车134对 客流3.5万人次

5月17日,记者从四川省发展改革委获悉,自成都都市圈获批建设以来,成都全面落实《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积极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深化与德阳、眉山、资阳合作,强化整体联动同城发展,加快建设动能更充沛的现代化成都都市圈。

通勤圈便捷高效

天府通“互通互惠”

覆盖28个区(市)县

提速建设轨道上的都市圈,成都轨道集团分别与德阳、眉山组建合资公司共建跨区域市域铁路,市域(郊)铁路成眉S5线8个车站加快建设,成德S11线开工建设,到2027年成德眉资区域将实现中心城市到全部区域副中心城市均运营市域铁路。

不断织密高快速路网,成都都市圈环线高速建成通车,天眉乐高速开工建设,“3绕20射”高速公路主骨架建成17条、通车里程超2100公里,打通11条“断头路”。持续深化交通服务同城,动态优化铁路公交化开行方案,都市圈日开行动车134对、日均客流3.5万人次,天府通“互通互惠”覆盖都市圈28个区(市)县,14条跨市公交线路稳定开行。

生活圈便利共享

22340家定点医药机构

开通异地就医结算

打造便捷生活共同体,实施三批同城便捷生活行动计划,成都与德眉资三市学校结对254对,成都与德阳资阳实现高三“二诊”同步监测,成都四中、七中等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都市圈远端学校。共建医联体18个,25家三甲医院检查检验结果互认99项,22340家定点医药机构开通异地就医结算,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天府医院揭牌开诊,成都中医药大学德阳分院开工建设。养老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接续和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结果互认不断深入,实现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跨统筹区转移接续。

协同筑牢都市圈安全底座,成立都市圈社会治理联盟,毗邻区域联动处理警务2万余件,联合印发实施救灾物资同城保障合作工作方案,会商形成共建应急联动体系工作计划,启动建立成德眉资公平竞争审查协作制度。强化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联治,成立成德眉资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中心,建立都市圈大气环境应急联动机制。

产业圈梯次配套

1490家企业

开展跨市域产业协作

共育优势产业集群,推动产业跨区域“建圈强链”,制定都市圈产业发展引导目录,发布重点产业产业链全景图,探索“总部+基地”“研发+生产”“头部+配套”产业合作模式,1490家企业开展跨市域产业协作,举办产业生态建设企业供需对接大会,成功匹配5000余条供需信息,成都市软件和信息服务、成(都)德(阳)高端能源装备、成渝地区电子信息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共建共享科技创新平台,在蓉创新平台向都市圈拓展服务,协同提升创新能级,成都“科创通”平台服务实现都市圈全覆盖,“知易融”促进转化知识产权成果280件,“盈创动力”为都市圈企业提供债权融资668亿元。成都科服集团与各市共建的成德、成眉、成资协同创新中心挂牌运行。

机制创新纵深推进

430项政务服务事项

跨区域通办

不断强化要素协同供给能力,积极探索资源要素有序流动高效配置机制,为产业协同、公共服务共享等提供市场环境保障,成都与德阳组建首只科创基金,都市圈135家银行机构累计降费超12.2亿元,惠及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超过321万户,构建都市圈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标准化体系,细化明确流程规范116项。成都农交所及其分支机构覆盖都市圈,累计成交项目3.05万宗,成交金额1649.48亿元。

协同提升政务服务水平,连续发布三批政务服务“同城化无差别”受理事项清单,持续推进都市圈430项政务服务事项跨区域通办和166项高频事项实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依托“银政通”平台实现不动产抵押登记跨区域在线办理,2022年减少群众“跑腿”118万余次。(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蔡宇 制图 江蕊松)

相关新闻

长护险将纳入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5月17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暨成都都市圈医保区域合作研讨会在蓉召开,重庆、成都、德阳、眉山、资阳等地医保部门齐聚一堂,探索医保区域合作高质量发展,为广大参保群众异地享受医保待遇提供更多便利。

据悉,今年成都都市圈四市医保部门将构建协同联动宣传工作格局,策划专题宣讲, “点对点”“面对面”为企业答疑解惑、办理业务,打通跨部门、跨参保地宣传通道;将建立热线电话联处工作模式,成德眉资参保群众任意拨打四市咨询热线电话询问参保地医保政策,均能得到专业的回复,推动实现“一电受理、一地咨询、一次综办”;扩展异地就医认定结算,将四市认定标准一致的门特病种纳入异地认定,实现医疗救助费用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探索将生育保险、长期护理保险纳入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打造宣传咨询通办专厅,建设成德眉资跨区“实体大厅﹢虚拟服务”宣传咨询通办专厅,参保群众可办理医保参保凭证打印、参保政策咨询等业务。

成都市经开区(龙泉驿区)医疗保障局与重庆市南岸区医疗保障局在研讨会现场签订合作备忘录,未来两地将就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通报、个人垫付医疗费用通审、医保公共服务通办、医保基金监管通管、长期护理保险通评等工作开展合作。

同时,金牛区北城医保服务中心创新试点建设的首个成德眉资跨区“实体大厅+虚拟服务”宣传咨询通办专厅也在现场迎来正式揭幕。(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杨升涛)

成都市成华区工商联 版权所有 2008-2025 联系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东3段148号 邮政编码:610051

联系电话:028-84310789【工作日09:00-12:00;13:00-17:00】

蜀ICP备202300207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