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成都市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成都市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政策措施》(以下分别简称《行动方案》《政策措施》),明确了19项重点任务和12条政策措施。
《行动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到2025年,全市产业结构更优、发展质效更高,高技术制造业营业收入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42%,制造业企业R&D经费投入强度较2020年提升25%;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现代服务业比重达到50%以上、占GDP比重达到35%。产业绿色竞争力持续提升,聚焦光伏、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氢能、储能等细分领域建圈强链取得显著成效,绿色低碳优势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以上;全市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0%以上。
围绕上述工作目标,《行动方案》从壮大绿色低碳优势产业等五个方面提出共计19项重点任务:持续做强光伏产业、积极发展锂电产业、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加速氢能商用化产业化进程、培育发展新型储能产业、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加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应用、实施绿色招商引资行动、加快建设绿色产业载体、推动制造业服务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贯通产业循环、做大做强碳中和服务业、构建城市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推动数字产业化发展、推动产业数字化发展、推动中心城区产业迭代升级、推动城市新区产业集聚带动、推动郊区新城产业特色发展、推动跨区域构建产业链。
《政策措施》制定的12条政策措施包括:育强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链主,设立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基金,支持绿色低碳关键技术攻关,支持碳中和服务业加快发展,支持先进制造业创新发展,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支持数字赋能产业发展,支持打造绿色产业载体,支持资源循环利用,支持中心城区提升产业质效,支持城市新区提升产业集聚辐射能力,支持郊区新城提升产业承载能力。
支持打造绿色产业载体方面,将实施绿色低碳园区示范工程,采取“赛马制”确定6个重点产业园区,市级财政连续3年累计给予最高1亿元支持。
据悉,《行动方案》《政策措施》均于今年5月28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