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一座如" 春笋" 的瞭望塔, 在成都熊猫基地拔地而起。 这个位于斧头山顶, 以" 春笋破土, 芙蓉花开" 为设计理念的城市新地标, 还未正式投用就引起千万网友的广泛关注。
全国首创动漫主题产商旅无界融合中心的天府国际动漫城设计方案完成, 集产业城、 娱乐城、 生活城于一体的动漫城即将在成华区新北天地商旅中心动工开建……
一个个重大产业项目的加速推进, 正是成都市成华区聚焦经济发展" 十大重点领域工作" 精准发力,全力推动城市升级、 产业提质、 文商旅融合发展, 奋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成华的生动实践。
坚持需求导向 打造多元化消费体验新场景
长出“春笋”的熊猫基地,正全力塑造“大熊猫核心IP”,推动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 预计至2035年游客人次将达1500万, 成为集科研保护、科普教育、文化创意为一体的生态型国际旅游胜地。
还有近日正在爬上339时尚消费中心楼顶的“熊猫”……
从望平坊的几何“洞穴书店”、梅花川剧社到环球魔力沉浸式剧场的“剧本杀”大战,从香香巷、建设巷的美食打卡圣地到二仙桥公园绿皮车箱的机车火锅, 从玉双路的灯光秀场到地勘路的咖啡文化街……一个个网红打卡地的不断涌现, 展现的是成华区围绕“地标商圈、特色街区、熊猫野趣”等“场景营城”的发展理念, 更催生了新业态, 激发新消费。
每当夜幕降临时,339天府熊猫塔下就进入一天最热闹的时段,霓虹灯下一场场潮流派对、 朋友聚会以及主题音乐活动在这里上演,世界顶级酒吧SPACE、 全城最大的露天小酒馆贰麻、 德国进口国际卡丁车馆,还有大型的博物馆之夜、成都人最爱的火锅烧烤串串……如今,猛追湾市民休闲区正成为年轻人线下社交时尚潮流的聚集地,呈现出“愈夜愈精彩”的蓬勃发展态势。
位于东郊记忆艺术区的萌想星球107文创园, 着力构建S2B文旅产业运营平台, 打造独属萌想星球品牌的这个园区, 目前入驻企业41家, 入住率99%。 这里有西南首家共享直播基地--哆哆喵选; 还有吾同体育总部,成为无数年轻人的创业地、锻炼地、打卡地。 园区自持文创品牌“布后”创新轻生活城市文旅等空间/平台体验,成为品牌落地、 文创实践和文创品牌资源的聚合平台, 带动引导周边消费提档升级,成为区域新的消费场景。预计园区成熟运营后,年总产值将达6亿元。
成华区有关人士表示, 该区将坚持“场景营城”发展理念,围绕构建八大应用场景,梯次打造两个“门户枢纽商圈”和六个“百亿商圈”,高品质营建夜间消费、高塔消费、文旅消费等一批“高端化与大众化并存、快节奏与慢生活兼具”的消费体验新场景,构建形成“空间全景化、体验全时化、休闲全民化”的消费新生态。
聚焦主导产业 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撑
从曾经的老工业基地到“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区” 的跨越, 正是成华区独特魅力和发展活力的具体体现。
高质量发展, 核心在产业。 近年来成华区把都市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双擎驱动”, 作为不断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 大力实施产业功能区升级提能、 现代服务业崛起提能、 都市工业增效提能、新经济梯度培育提能、 新兴金融聚势提能“五大提能工程”, 推动形成“企业集聚、 产业集群、 载体集成” 的发展格局, 不断增强成华转型跨越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今年8月下旬, 作为新调整后的成都龙潭工业机器人产业功能区传出喜讯, 上海企业投资50亿元, 在产业功能区内建设高品质科创空间和现代都市工业载体, 打造集总部运营、 研发设计、 中转试化、 生活服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创新产业社区, 紧扣功能区工业机器人、 工业互联网等功能区主导产业细分领域,共同构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
“我们以六大产业功能区为主阵地, 围绕主导产业及细分领域, 强链补链延链, 大力提升功能区产业发展集聚度和显示度。” 据成华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成都熊猫国际旅游度假区将围绕做大做强“熊猫国际度假、 文创会展、国际商务” 三个主导产业, 基本建成“一中心两馆三场四街区”, 加快打造大熊猫文旅品牌核心承载地和世界旅游名城首选目的地。 龙潭工业机器人产业功能区将着眼增强都市工业极核功能, 建成“一核四园”, 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 加快打造全国一流、 西部领先的“新经济·生态城”。 东郊记忆艺术区将围绕音乐艺术、 数字文创两大主导产业, 壮大10个特色文创园区, 积极培育新消费业态, 加快打造引领中西部、 辐射全国的文创高地。
东客站枢纽经济发展区将围绕“枢纽+城际商旅、 时尚消费、 健康服务” 三大主导产业, 以TOD站城一体化建设为引领, 加快打造全国领先、 中西部一流的枢纽经济集聚区。 建设路金融商务总部发展区聚焦总部经济、 新兴金融、 商务商贸业发展, 突出科技创新和生活体验产业特质, 加快打造智慧物联产业新高地和都市生活体验型示范商圈。新北天地商贸旅游发展区正抢抓蓉北商圈建设和凤凰山机场搬迁契机,以“蓉欧+家需求”“枢纽+门户经济”“商旅+体验消费”为主线,加快打造以综合枢纽、门户口岸、商务极核为特征的城市级商圈。
加速融合发展 争创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今年9月下旬,成华区“积极发挥行业优势 促进文旅深度融合” 的经验做法,入选全国性的2021文旅高质量发展案例,入选2021文旅高质量发展典范城市;上榜四川省“天府旅游名县”。 近日, 成华区还获评四川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拥有工业文明和大熊猫两张靓丽的名片的成华,围绕“1556”总体发展思路, 正不断完善文商旅城融合发展机制,全力做大做强成华文旅产业,瞄准全力争创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奋斗目标,吹响了新的冲锋号角。
为此,成华将深挖辖区特色文旅资源,积极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全面擦亮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 大力推进Discovery华人国际探索世界、熊猫地球村、熊猫美术馆等重大文旅项目,创响国际顶级大熊猫IP,争创国家5A级景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发挥工业文明资源富集优势,统筹推进18处工业遗产保护性再造、产业化改造、景区化营造,高品质呈现量子界数字文化产业园等“文创+”新地标,加快推进光线动画等龙头企业投运。 加快提升天府熊猫塔、华润万象城、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动物园“四地标”功能品质,系统构建“观、购、学、游”地标消费新动线,打造“熊猫野趣”“公园生态”等户外消费新场景,发展夜间经济、数字消费等新业态,集成提供“从白天到夜间、吃住行游购娱”的全天候文旅消费大餐。
“大招”频出,文商旅融合发展步伐更快。 预计到2026年,成华区旅游总收入突破450亿元、游客接待量突破3000万人次。
“未来五年发展蓝图已绘就,我们正以拼搏状态、 奔跑姿态, 答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成华建设时代答卷, 努力为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贡献更多力量!” 成华区相关负责人士表示,当前全区上下正按照第八次党代会精神要求, 全面聚焦经济发展“十大重点领域工作” 精准发力, 加快推进全区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努力开创超大城市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奋力建设生态宜居、硬核强劲、 创新驱动、 繁荣文明、安全韧性、 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成华。
现代化的新成华,正变实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