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走进成华 | 商会概况 | 信息动态 | 会员之窗 | 服务平台 | 参政议政 | 政策法规 | 党建工作 | 公告通知 | 法律服务 | 信息公开
信息动态
 

 

当前位置:信息动态 > 时政要闻 > 正文
我区加快构建多维度多层次泛旅游产业格局
时间:2021-06-09 15:56:07 文章来源:成华区融媒体中心 查看次数:10559 字号:【

建设文旅新场景 打造成华新名片

我区加快构建多维度多层次泛旅游产业格局

成华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除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天府熊猫塔外,还拥有全省唯一以工业旅游为核心的4A级旅游景区——东郊记忆;西南地区最大动物园——成都动物园;“川西第一禅林”昭觉寺;以工业朋克风为主题的省级文旅融合示范园区——完美文创公园等。近年来,我区秉持“文化为魂、旅游为翼、商业为体”发展思路,倾力打造夜游锦江、东郊文创、熊猫之都“三大品牌”,创建A级景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级生态示范区、文旅融合示范园区等旅游品牌8个,打造文旅消费示范点位24个,通过创造多元化的城市新场景,已经蝶变为一个时尚、潮流、文艺的现代都市,成为游客的新宠儿、“后浪”的聚集地。2020年,我区共接待游客1846.3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72.02亿元。

都市看熊猫首选地——

全力推进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扩建项目

都市看熊猫,安逸耍成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作为全国唯一的熊猫都市乐园,一直都是国内外游客在成都的必然打卡地。据区文体旅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是全省第一个游客接待量突破900万人次的旅游景区。这里不仅是中外游客流连忘返的场所,同时也是名副其实的国际交往名片。

近年来,我区不断挖掘熊猫文化资源,打造以“大熊猫IP ”为核心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去年以来,我区全力推进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扩建项目,通过升级园区软硬设施,打造全新景观,并运用5G、大数据、AI等科技,全面提升游客体验感。该项目完成后,将向游客提供科普体验和旅游消费新场景,以及冒险溪谷、无限山丘、探索密林、熊猫农场、宝藏湖泊、科学侦探(非游览区)六大主题区域。同时,我区统筹整合开发大熊猫IP资源,积极打造“熊猫+艺术”“熊猫+文创”“熊猫+美食”“熊猫+研学”等泛大熊猫文化主题的新型生态旅游产品,创新构建大熊猫主题新消费场景,形成了独特的成华旅游特色,有效推动了城市经济和旅游文化的共同发展。

文化新地标和文产新高地——

发展成华特色的工业遗存旅游

成华作为成都市中心城区中工业遗存最多的城区,近年来坚持探索有效途径,打造后工业文明名片,推动文商旅融合发展,让老工业基地蜕变为成文创高地。

东郊记忆艺术区兼有工业遗址与现代艺术,借助“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品牌影响,打通了“创、展、演”链条,吸引了完美世界、繁星戏剧村、亚旅传媒等领军性文创企业的入驻,并且促成了西部文创之芯、中歌艺术城、华策骑士西部国际影都等重大项目签约。同时,艺术区成功打造音乐节、动漫节等品牌节庆,引入大型展会、电竞赛事、时尚发布等活动,已然成为我区乃至成都市、四川省的文化新地标和文产新高地。香奈儿2018早春发布会、极客公园Rebiuld2018科技商业峰会、成都·蓬皮杜:“全球都市”国际艺术双年展等数千场活动和展会相继在这里举行,进一步提升了成华乃至成都的文化、旅游吸引力。

夜游经济网红打卡地——

打造“夜游锦江”休闲旅游新名片

近年来,成华积极开发城市文化旅游资源,不断丰富城市旅游的内涵,以推动城市经济稳定可持续的发展,而夜游经济在丰富城市功能、拓展城市游憩中心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的补充功能。当前,成华全力打造的“夜游锦江”休闲旅游新名片,其夜游经济业态刚好与开发城市文化旅游资源理念相契合。

以成都339、望平坊、香香巷为核心辐射开来的夜生活盛景,是成都时尚娱乐消费的新场景,夜游、夜娱、夜食、夜宿、夜景尽落于此。在成都各区的典型夜间商圈中,成华区“339”夜间消费人群指数位列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后浪”聚集地。无论是天府熊猫塔上的旋转餐厅和空中360度瞭望台,还是塔下的贰麻酒馆和SPACE酒吧,都吸引着“后浪们”畅玩体验。

据区文体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区正以IP经济、夜间经济、二次元经济、美食经济、时尚经济为特色,塑造现代文旅产业发展体系。此外,成华还在瞄准世界旅游名城和国际美食之都建设,打造旅游新名片,构建多维度多层次泛旅游产业格局。

成都市成华区工商联 版权所有 2008-2025 联系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东3段148号 邮政编码:610051

联系电话:028-84310789【工作日09:00-12:00;13:00-17:00】

蜀ICP备202300207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