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走进成华 | 商会概况 | 信息动态 | 会员之窗 | 服务平台 | 参政议政 | 政策法规 | 党建工作 | 公告通知 | 法律服务 | 信息公开
信息动态
 

 

当前位置:信息动态 > 时政要闻 > 正文
“五防融合”,成华区探索大联动微治理+疫情防控服务机制
时间:2020-02-19 15:04:30 文章来源:成都日报“锦观”新闻客户端 查看次数:7008 字号:【

大疫如大考,智慧城市“智”力及格吗?记者16日从成都市大数据智慧治理专委会获悉,成华区和省内筠连县、洪雅县等区(市)县深入大联动、微治理+疫情防控的依法防控、科学防控、群防群控、自治防控、自我防控“五防融合”机制,努力提升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推动政府部门业务、新技术新应用在社区层面融合,是这场疫情给我们留下的深刻思考题。因此,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些区(市)县以居民群众为中心,更加注重让信息化与人完美融合、与设施完美融合、与环境完美融合和线下的长效运行机制,否则在疫情防控这种需求面前,再强大的智慧城市‘智’力都可能显得措手无策。”全程参与大联动微治理体系机制研究设计的四川创新社会发展与管理研究院和该慧治理专委会总规划师甘雨告诉记者,2014年以来,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三级合作,将成华区作为实验基地,深入探索“大联动微治理”系统平台及“大联动·家空间”智慧社区基层治理云平台,在“微治理细服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中一部分功能形成了“指尖邻里”“指尖守望”“指尖守护”等智慧疫情防控与服务功能应用,实现“在线预订口罩”“线上收治登记”“体温上报”“申报疫情线索”“信息填报”等社区疫情防控功能。据悉,成华区大联动微治理基层智慧治理应用平台获得2019年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奖。

“社区是智慧治理的基本单位,把社区小单元的信息化搞好了,智慧城市自然就‘表里如一’实现了。”甘雨介绍说,成华区除了“平安建设”要求的预警预测体系、联动处置体系、联动防控体外,居民群众成了“主人翁”,自治服务成了“主线条”,小单元微组织、微自治、微服务成了“主内容”,是实现小社区、大治理、大平安的根本路径。从几个区(市)县大联动微治理+疫情防控与服务试点的情况来看,该系统在大组织、大安防、大服务的基础上,增加了自我防控、自治防控、联防联控等特色动能,有助于分类施策、精准防控、精细服务。其中,小区分类疫情防控可在线生成“疫情防控五色卡”“小区通行证”“居民健康管理卡”等二维码;公共场所可实现“打卡”和行为轨迹管理;综合治理、城市管理等金额实现联动联勤。

另据了解,日前成都市大数据协会智慧治理专委会发布“给有需要的单位免费提供智慧疫情防控软件系统(机制)的复函”后,获得不少区(市)县和社区的好评,如需要可拨打该专委会顾问委员会了解系统功能和线下机制等情况(400-028-0093、13388181618)。

成都市成华区工商联 版权所有 2008-2025 联系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东3段148号 邮政编码:610051

联系电话:028-84310789【工作日09:00-12:00;13:00-17:00】

蜀ICP备202300207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