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好声音
春潮涌动,百舸争流,时不我待。
新的一年,新的气象。今天的成华,驶上了“天府成都·文旅成华”和美丽宜居公园城区发展快车道!
2018年,成华区深入学习践行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决策部署,统筹推进城市空间、产业、动力、功能、治理、民生“六个转型升级”和全面从严治党,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大步跨越九百亿元台阶,公园城市建设实物量和呈现品质跻身全市一流行列,社区发展治理工作创新引领全市探索步伐,“天府成都·文旅成华”建设成为广泛共识和有力行动,成华发展全面迈入蓄势赶超、转型跨越的上升通道。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成华区如何围绕“五个聚焦、五个新”,谱写“天府成都·文旅成华”新篇章?如何以“六大功能区+19项重点工程”抓手,推进“文旅成华”大发展呢?
聚焦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打造工业城区转型升级新典范;聚焦建设世界精品旅游目的地,打造文商旅城融合发展新名片;聚焦比较优势做强城市经济,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新版图;聚焦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优质均衡公共服务新体系;聚焦新时代新使命新担当,展现实心干事科学作为新风貌……
新年伊始,成华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精神和重大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工作主题,坚持“单项争第一、全面争先进”工作取向,以六大产业功能区为主战场、以19项重点工程为主抓手,大力推进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高质量建设“天府成都·文旅成华”和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示范区,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数字看发展
2018成绩单
■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预计(下同)940亿元、增长8%,连续三年跨越3个百亿台阶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96亿元、增长5%,总量连续九年居五城区第一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1.5亿元、同比增长10%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2.6亿元、同口径增长8.4%
关键词
聚焦美丽宜居公园城市
奋力打造工业城区转型升级
新典范
科学规划建设“两轴四厅”,加速构建成都传统老工业基地现代化城市“新脊梁”。成华区将贯彻落实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理念和“中优”战略部署,以主动承接“五中心一枢纽”核心功能为目标,系统梳理城市空间规划产业三大结构,高水平修订区域发展总体规划和重点功能区设计,进一步推动城市产业空间优化组合和城市区域空间价值最大化,加快打造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示范区和中优“典范区”。
下一步将做好片区控制、实施片区开发,差异化塑造功能中心空间形态,夯实“中心引领、轴线串联”的城市骨架,力争3年内逐步呈现“两轴四厅”,形成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特色表达。在“中环商务旅游轴”和“成华大道文化创意轴”沿线,植入熊猫文化、工业文明等特色元素打造彰显现代化、国际化形象的“成华厅堂”:成都东站片区借力东客站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的“城际迎客厅”;猛追湾片区借力成都339、夜游锦江等打造“天府会客厅”;东郊记忆片区借力东郊记忆、东郊文创园区等打造“创业留客厅”;北湖片区借力大熊猫国际品牌打造世界旅游名城的“国际聚客厅”。
关键词
聚焦建设世界精品旅游目的地
奋力打造文商旅城融合发展
新品牌
积极推动“旅游精品轴线”建设,加快构建文旅成华“新走廊”。成华区将抢抓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和“三城三都”重大机遇,把握文商旅城融合发展趋势,加快提升文化魅力、旅游引力、文旅张力,不断推动天府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全面打响“天府成都·文旅成华”区域品牌。
目前正围绕打造“太古里—猛追湾—东郊记忆—北湖公园—熊猫基地”精品旅游主轴线,科学绘制成华文旅“资源分布图”“业态汇聚图”“项目招引图”“场景布局图”“功能配套图”,系统编制“多图共轴、多维共兴”的精品旅游发展规划体系,加快形成“以轴串景、以轴聚业、以轴兴文、以轴引流、以轴连片”的良性发展格局。
在打造“文旅成华”三个品牌上,成华区将全力以赴利用天府锦城项目与锦江绿道重合叠加优势,高标准高效率建设猛追湾市民休闲区,努力打造工业文明与现代时尚交相辉映、美食文化与文创产业共生共融的示范街区,高标准打造“夜游锦江”品牌。按照“工业遗存+文创园区+文旅地标”的“三位一体”建设理念,全力推动14处重要工业遗存产业化再造、景区化打造和社区化营造,推进文态相通、形态相近、业态相融、生态相依,成为成都最具工业风的文化创意潮流娱乐新地标,实现东郊华丽转身、完美蝶变,高品质打造“东郊文创”品牌。力争年内“完美世界文创公园”正式投运、两年内“中车·数娱共享城”等主题文创园区陆续投运。大力促进熊猫基地提档升级、创建5A级景区,全面推进锦城绿道、北湖公园、熊猫广场等功能配套尽快建成投用,努力为成都建设“熊猫之都”做强成华支撑,高端化打造“熊猫之都”品牌。
关键词
聚焦比较优势做强城市经济
奋力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
新版图
全面提升品质建设“六大功能区”,加速构建现代产业“新格局”。目前,成华区以六大功能区为主战场,19项工程为主抓手,加快构建以总部经济为龙头牵引、新经济为主攻方向、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支撑、楼宇经济为主要形态的现代产业体系,用3—5年时间培育形成千亿级新经济产业集群、千亿级现代服务业集群以及两千亿级总部经济集群。
东客站枢纽经济功能区按照“城际会客厅、繁华不夜城、康养新高地”,推进东客站城市级TOD龙头示范项目规划建设,大力培育发展商务商贸、酒店会展、医疗康养等产业集群。龙潭新经济产业功能区将着力打造数字通信产业基地、智能机器人产业基地、检验检测产业基地等“三大产业基地”。力争今年引进新经济重大项目16个以上,培育数字、智能、共享等领域种子企业40家以上。建设生活体验型都市商圈,通过整合建设路商圈、猛追湾市民休闲区、东郊文化创意区、青龙新街口(泛悦)商圈等资源,加快打造一站式精致生活体验消费商业综合体群落。建设路金融商务总部发展区大力培育体验型、主题型、休闲型、创意型、智能型、时尚型新兴消费业态,奋力建设“全国有影响力的特色商业街区”。新北天地商贸旅游发展区突出“家需求”“商贸旅游文化融合发展”方向,加快打造白莲池家居创意特色街区、青龙动漫街区(青龙新街口特色街区)、双水碾文创街区。
关键词
聚焦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
奋力构建优质均衡公共服务
新体系
积极建设“治理现代化先进城区”,探索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新路径”。成华区将突出“城市的核心是人”的理念,立足回应市民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方向、以社区服务为中心、以智慧治理为路径,加快打造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先进城区。
“社区高标准营建”。创新共建共治共享机制,分类打造老旧住宅区、拆迁安置区、企业生活区等精品示范社区,因地制宜打造更多群众最急最需最盼的功能设施、服务项目和环境配套,持续增强居民幸福感、归属感、认同感。“服务高品质供给”。狠抓优质教育倍增、全民健康促进、文化品牌塑造、扶贫攻坚等民生领域重点工程,不断推动公共服务资源向基层倾斜、向社区综合体集中、向手机和互联网终端汇聚,切实增强公共服务供给的保障能力;坚持“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商业化逻辑”抓好社区服务设施运营,打造“15分钟社区便民生活圈”。“基层高效率治理”。深化城市安全治理,加强平安成华、法治成华、智慧成华建设,推进智慧社区建设,不断增强城市安全感、获得感。
关键词
聚焦新时代新使命新担当
展现实心干事科学作为的
新风貌
创新党建等工作机制,凸显文旅成华建设“新担当”。成华区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聚焦建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层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队伍,坚持以提升基层组织力为主线、以扩大“两个覆盖”为总揽、以深化“1+2+N”城市基层党建模式为带动、以推进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为突破,深入抓好“1112”党员义工志愿服务机制落实和推广,让“清正廉洁”成为成华干部最鲜明的底色。
坚持以高质量党建锻造高素质专业化执政骨干队伍,开展“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项目服务和企业服务效能竞赛,促进成华高质量转型跨越发展。坚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府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红船精神”,深化核心价值引领等“四大行动”,开展“成华榜样”“红色先锋”等选树活动,全面奏响成华市民投身“文旅成华”建设生动实践的时代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