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正在成为中国新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和新地标。去年11月9日,成都召开新经济发展大会,提出全市上下要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打造新的动力引擎、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基于成都资源禀赋、人才储备、产业基础比较优势,成都提出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发展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绿色经济、创意经济、流量经济、共享经济“六大新经济形态”,构建具有成都特色的新经济产业体系。
在成都大力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风口环境下,成都首个新经济产业集聚区应运而生——在全市规划的66个重点产业园(集聚区)中,成华区龙潭总部新城被定位为首个新经济产业集聚区。在这里,一群把自己的事业未来和新经济发展捆绑在一起的各类人才,开始大展拳脚。
航天科工
智能智造标准化厂房加快建设
24日,记者走进龙潭新经济产业集聚区,实地探访相关项目的推进建设情况。
我市首个智能智造标准化厂房建设现场,工人、车辆来来往往一片繁忙景象。一个旋挖钻机正不断向地底深入。
“目前一期已全面开工。我们完成了1号厂房和2号厂房基础旋挖桩作业的80%,3号厂房基础旋挖桩已全部完成,同步进行桩基础检测和截桩工作,计划4月中旬完成基础施工。”施工方项目经理谢建东告诉记者,旋挖桩用于支撑主体厂房,根据设计规划,一共要建402根旋挖桩。与此同时,二期工程也已完成地勘报告,正同步进行施工图设计并做报送相关建设行政部门审查准备。
成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航天科工智慧海派智能智造产业园是去年产业发展大会后成都市首个启动的智能智造标准化厂房项目。由成华区与航天通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打造。项目投资约35亿元,全面建成后将成为集智能终端、物联网、芯片、汽车电子四大板块,自主安全可控装备及其他军民融合产业于一体的智能智造产业园。
建设中的智能智造标准化厂房主要分为两大核心功能区。在智能芯片功能区,设置了使用面积约2万平方米的国内领先的百级洁净车间,布局军民两用高智能芯片生产线,主要应用于图像识别、声音处理、汽车控制等,预计年产值约40亿元。多形态智能终端功能区,使用面积约8万平方米,共布置18条SMT生产线,136条组包生产线,主要生产车载电子、物联系统、移动智能等终端产品,整个项目投产后预计年产值约260亿元。
宝石机械
联手世界500强发展钻井装备研发
另一边,宝石机械与世界500强企业斯伦贝谢合作的石油钻井设备研发、制造项目正加快推进。据介绍,以成都宝石现有产品、生产设施为基础,利用斯伦贝谢的研发和技术优势,围绕油气钻井业务,双方将在成华区成立一家由斯伦贝谢控股的合资公司。初期以石油牙轮钻头为主,年产量为8000只,逐步开展PDC钻头、高端钻井工具和相关石油钻井装备的研发和销售,规划年销售收入达10亿元以上。
“目前项目已进入具体实施阶段。”龙潭总部新城管委会营销策划部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注册已完成大部分手续,目前正进行网上备案。产品试制也已完成零部件的加工检测,正加快推动生产线组装,力争尽早投入运营。
据介绍,斯伦贝谢(Schlumberger)公司成立于1926年,是全球领先、最大的油田技术服务集团,公司总部位于休斯敦、巴黎和海牙,在全球140多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 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排名50名以内。目前,该公司在中国设立了8大作业基地、2个制造中心,成都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成为该公司辐射中西部业务的总部平台之一。
锤子科技
发布新机坚果3 加速“西迁”打造智能生态产品
9日,锤子科技发布了开年第一款新机坚果3,全面屏设计4000mAh电池,售价1299元起。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回顾了2017年的成绩,他表示2017年对锤子科技来说是起死回生的一年,想好了后路的情况下,最终在成都迎来了转机——坚果PRO2手机和畅呼吸系列智能产品销售都不错。
此次发布的新机坚果3,在硬件配置以及功能方面,采用三面无边框的几乎全面屏,同级别手机里,采用少有的双面玻璃+金属中框结构,7.16mm机身;5.66英寸2160*1080FHD+全面屏,采用高通625处理器,4000mAh电池,充电5分钟,可以通话3.5以上时间,正面指纹识别,支持人脸解锁。
除了手机,罗永浩还发布了超级甲醛版的空气净化器和优点科技的智能锁。
在接受采访时,罗永浩告诉记者:“成都的大环境资源和条件是最合适的。在成华区也有我需要的人才支撑、平台支撑、产业链条支撑和政策支持环境。特别是成华区在智能制造业等新经济产业有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布局,这里的智能制造等新经济发展会非常迅速,在非常短的时间里,可能会形成出乎意料的格局。”据悉,随着锤子科技在成华布局,其总部正加速“西迁”进程。目前,锤子科技客服部门、软件研发部门等总部已搬迁至成华区,入驻办公约300人。未来不久,部分生产制造业务也会转到成都。
此外,龙潭新经济产业集聚区还聚集了一大批极具发展潜力的智能制造“瞪羚企业”。成焊宝玛的汽车车身柔性焊接,焊研科技的自动化焊接切割,赛英科技的微波技术研发及应用,三方电气的机电检验检测,海力智能的家用、商用智能表研发等技术处于国内乃至国际领先水平。
全面抓落实
加快打造千亿级龙潭新经济产业集聚区
龙潭总部新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管委会上下将以奋进的姿态和严实的作风,坚决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对表要求,聚焦市、区“全面落实年”各项决策部署,高能级打造千亿级龙潭新经济产业集聚区,为勇当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排头兵多作贡献。
围绕“开门红”抓落实。紧盯“开门红”和全年目标任务,细化目标分解,强化责任落实,严格目标考核,时刻绷紧“月月都是12月,天天都是倒计时”这根弦,努力挖潜增收,确保一季度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顺利实现“开门红”。今年一季度,龙潭新经济产业集聚区完成工业投资3.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1亿元;实现全口径税收3.5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7亿元。
围绕产业空间拓展抓落实。采取深入洽谈等方式,力促多元、金睿、川音、呈祥等4个停工项目25.5万平米楼宇复工建设;引入国有平台公司及优质企业,与低效企业并购、合作,盘活三旺、润都、攀钢城、启源二期、裕都C区等5个项目45.2万平米楼宇;加快推进龙潭水乡项目营运落地、提档升级,最大限度释放和激活发展空间,提升新经济产业承载能力。
围绕城市品质提升抓落实。坚定不移落实成都“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等相关部署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开展集聚区城市设计和控规修编工作,加快补齐“产业支撑不足、城市形态不优、功能配套不齐”等短板。大力实施光彩、增绿、水岸宜居工程,推进铁路以西9平方公里已建成区域16条道路、3条河渠约389.5万平米绿化、景观提档升级。
围绕城市配套完善抓落实。按照“中优”部署精神,根据产城融合发展需要,优化完善集聚区内商贸、居住、教育、医疗等配套功能,加快推进配套小学、卫生服务中心、社区综合体、行政派出所、小游园微绿地等项目建设;同时抓紧中央食堂建设,推进人才公寓、地铁8、9、17号线和双龙路与绕城互通匝道等项目加快建设,完善城市配套功能。
围绕重大项目招引抓落实。以数字经济、智能经济、共享经济为主导,深入挖潜上下游、关联企业,深化产业链、产业生态圈招商;深入推进与浙大、电子科大、西南财大等高校,航天科工、兵装集团等央企、省企及科研院所的合作,深化校院企地融合发展;引入专业孵化器,围绕主导产业培植种子企业。一季度,共洽谈企业203家,其中落地星辰瀑布、大手印智能机器人等企业46家,为新经济发展注入蓬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