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清明是我们中华民族祭祀先祖、追忆逝者的传统节日。在临近清明的日子里,有这样一批已故人士,值得我们缅怀。他们是无私捐献器官的伟人,在生命弥留之际,将“光明的火种”留在人间,给予无数病痛的患者生活的希望。纵然他们已离去,爱却永垂不朽,而正是有了他们无私的大爱,才使得我们的社会充满温暖。
在清明节即将来临之际,3月27日上午十点,由四川省红十字会、四川省卫计委、共青团四川省委主办的“心声!新生”缅怀纪念活动在成都龙泉长松寺公墓举行,成都东区爱尔眼科医院爱尔眼库全体工作人员参与了此次活动。
省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自我省第一例人体器官捐献以来,志愿者数量逐年增长,每一个善举背后,都有一段可歌可泣可敬可颂的故事。“截止2018年3月27日,我省共有捐献器官登记志愿者6500余人,完成捐献器官共计486例,救治器官衰竭病患1300名。这些无私、大爱的精神和举动,值得我们缅怀。”
“感谢四川省红十字会、四川省卫计委、共青团四川省委让我们有机会聚集在此,追忆这些伟大的器官捐献者。”成都东区爱尔眼科医院爱尔眼库负责人冉茹秋女士坦言,“目前,眼库已收到近6000名社会爱心人士递交的身后眼角膜无偿捐献志愿申请书,成功实现748例捐献,帮助了来自四川、广东、新疆等全国各地的1500多位角膜病患者重见光明。在此,我代表成都东区爱尔眼科医院爱尔眼库致谢伟大的角膜捐献者!”
你知道吗?
据世界卫生组织2010年《视力残疾全球数据报告》显示,中国共有盲人824.8万人。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因角膜病致盲患者约400万人,其中约200万可以通过角膜移植手术复明,但每年施行的角膜移植手术例数为4000-5000例,200万患者在“等米下锅”。
什么是眼角膜捐献?
捐献眼角膜是指去世后捐献,但生前要办好有关手续。捐献者必须是生前的自愿或身后家属同意,以尊重自愿为原则。年龄5至60岁为好,可放宽至70岁,如用作医学科研则不受年龄和疾病的限制,捐献眼角膜或眼球是无偿的。现今世界都是无偿自愿捐献的。
每一次光明的延续,都是一次大爱精神的传递
如果正在看本文的您愿向捐献者一样将光明和大爱传递,也可像东区爱尔的近6000名社会爱心人士,递交身后眼角膜无偿捐献志愿申请书,捐献咨询电话:4007025120 1398222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