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走进成华 | 商会概况 | 信息动态 | 会员之窗 | 服务平台 | 参政议政 | 政策法规 | 党建工作 | 公告通知 | 法律服务 | 信息公开
信息动态
 

 

当前位置:信息动态 > 时政要闻 > 正文
“引才聚智提能” 成华加快打造人才集聚高地
时间:2018-01-05 10:18:02 文章来源:成都日报“锦观”新闻客户端 查看次数:7761 字号:【

3日从成华区获悉,该区将人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大力实施“引才聚智提能”工程。刚刚落下帷幕的成华区委第七届四次全会提出,将牢固树立新人才观,落实“成都人才新政12条”和“蓉漂”计划,推行“成华英才计划”,创新“人才+项目+资本”协同引才机制,开辟人才创新创业、住房保障、医疗服务、配偶安置、子女入学等 “绿色通道”,着力吸引和集聚一大批一流领军、领创、领智和紧缺人才,积极打造人才汇聚之地、事业发展之地、价值实现之地。

投资人点赞:

良好氛围吸引众多人才聚集

近年来,成华区认真践行“不唯地域、不求所有、不拘一格”的大人才观,立足打造“文旅成华”、建设“中优典范区”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引才聚智提能工程,努力营造创新创业浓厚氛围,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实施“成华英才计划”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开展“成华英才计划”项目评审认定工作……一股人才荟集的热潮正在成华逐渐形成。

2017年6月,熊效李和他的皓图科技团队从电子科大国家大学科技园沙河园区搬到了临近的成华双创载体——建设路创智中心,继3000万元的Pre-A轮战略融资后,皓图科技正处在A轮融资阶段,更为重要的是,经过两年多的潜心研究和开发,其3D行为识别技术已经开始投入市场并产生效益,明年将实现盈利。

在熊效李看来,所有这一切均与成华的机遇、人才、政策密不可分。首先是这里人才聚集,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以及“五院三司”等高校、科研单位聚集,为其创造了良好的人才氛围。另一方面,成华区对高层次人才的渴求、尊重、奖励,给了他们许多实实在在的帮助。2014年入选“成都人才计划”长期创业项目,成华区配套的100万元,已分两年给付到位。2016年再次入选“成都人才计划”顶尖团队,成华区配套的400万元追加资助资金,2017年已付50万元,余下部分将在2018年和2019年陆续到位。对高层次人才的奖励政策和配套资金,成华从来都是一诺千金。

以平台吸引人才

构建“人才+项目+资本”协同引才机制

2017年9月21日,历时1个月的成华区第四届青年创业大赛决赛举行,吸引81个创业团队参赛,获得1.63亿元意向融资,新增创新创业人才5700余人。此次大赛进一步激励青年投身创新创业,推进“创荟成华”深入人心。

2个多月后,12月1日,四川省第一届“天府杯”创业大赛总决赛在成华迎来巅峰对决,从2644个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的9个创业项目参加了总决赛路演。经过激烈比拼,由成华区推荐的“农餐对接”智慧食安云平台项目获得总决赛第三名,并获得银行授信300万元。为表扬和鼓励成华区在营造创新创业氛围中的积极贡献,大赛组委会特授予其“特别贡献奖”。

这是成华区打造双创平台,加大双创人才激励力度的缩影。为激励人才,成华区还强化了政策保障。

按照《引才聚智工程五年行动方案(2017-2021年)》,未来五年,成华将坚持“高精尖”导向,大力引进培育服务成华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军型、领创型、领智型等高层次人才。2017年,新增市级以上人才计划入选专家3名、成都市创业新星9名、顶尖创新创业团队1个,评审认定“成华英才计划”项目34个。到2021年,围绕“文旅成华”建设,重点引进新经济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商务服务产业等急需紧缺经营管理人才3000名、智能制造人才5000名、现代服务业人才4万名、高技能人才4万名、各类创新创业人才5万名。

成都市成华区工商联 版权所有 2008-2025 联系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东3段148号 邮政编码:610051

联系电话:028-84310789【工作日09:00-12:00;13:00-17:00】

蜀ICP备202300207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