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走进成华 | 商会概况 | 信息动态 | 会员之窗 | 服务平台 | 参政议政 | 政策法规 | 党建工作 | 公告通知 | 法律服务 | 信息公开
信息动态
 

 

当前位置:信息动态 > 时政要闻 > 正文
优化空间布局做强2.5新经济 成都成华奋力擦亮“文旅成华”名片
时间:2017-10-20 14:59:39 文章来源:四川在线 查看次数:6779 字号:【

刚刚过去的十月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成都东郊记忆一直是成都市“假期经济”的重要热点之一:不仅众多省内外游客络绎不绝,各种大型的演出也精彩纷呈。“以工业文明遗址为代表的成都东郊记忆,已经成为成都旅游和创客经济的一张鲜亮名片。”成都市成华区文体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大熊猫基地、工业文明遗址、339电视塔……作为成都市传统老工业基地的成华区,目前正充分挖潜、前瞻规划,努力擦亮“文旅成华”金字名片。

“我们充分立足全区交通条件便利、发展空间较大、文旅资源富集、生态本底良好等区情实际,谋划提出打造‘文旅成华’,奋力建设让居者心怡、来者心悦的‘中优’典范区。”成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实现这一目前,成华已有坚实基础——近五年来,成华全区经济总量连续跨越3个百亿台阶,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连续五年位居五城区首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1万美元,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城市形象和品质全面提升。

据了解,目前,成华区先后获得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区、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城区、全国文化先进单位、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区、全国和谐社区示范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等数十个国家级荣誉称号。

规划引领 优化空间布局

只有实现城市标位、标向、标准有机融合,构筑起决定城市战略定位、发展方向、空间形态的“成长坐标”,才能为城市建设发展提供精准的施工蓝图。

成华认为,作为老工业中心城区的成华,当前正处于“城市拆旧后的更新期、产业解构后的重构期”的关键阶段。

“打造‘文旅成华’,奋力建设让居者心怡、来者心悦的‘中优’典范区,这既是对成华自然禀赋、历史文脉、功能定位、产业特色的综合考量,也是成华积极塑造区域发展品牌,努为以明确的发展标位、精准的发展标向,进一步推动成华在‘中优’中实现更大作为、作出更多贡献的实际举措。”成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以谋划打造“文旅成华”区域品牌为目标,成华将统筹布局六大产业功能区,加快重塑城市经济地理。

——在环城生态带片区,全力打好大熊猫这张牌,加快建设熊猫国际旅游区,着力打造人文与生态合一、都市与田园交融的世界旅游目的地;

——在大龙潭片区,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现代都市工业和总部经济,加快建设龙潭新经济产业集聚区,着力打造“千亿园区、总部新城”;

——在东客站片区,集聚发展以酒店会展、医疗康养、金融商贸等为主导的现代产业集群,加快建设东客站枢纽经济集聚区,着力打造“枢纽门户、商旅新城”;

——在建设路片区,充分发挥猛追湾总部集群、建设路商圈和电子科大等创新资源聚集辐射作用,加快建设商务总部发展区,着力打造“创新高地、繁荣都会”;

——在昭觉寺片区,重点发展以富森美家居、宜家家居为龙头的泛家居产业,加快建设商贸旅游发展区,着力打造“新北天地、百亿商圈”;

——在八里二仙片区,集聚发展文化传媒、音乐影视等文创产业,加快建设东郊文化创意集聚区,着力打造“文创之心、创客乐园”。

“与此同时,我们还将秉持‘越传统越现代,越本土越世界’的理念,打好工业文明、大熊猫文化‘两张牌’,做好保护、传承和传播‘三篇文章’,努力打造‘集聚大熊猫文化、工业文明和蜀文化的天府文化特色圈’。” 成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具体而言,在保护方面,成华区将注重对蜀文化遗址、工业文明遗址和特色老街区的保护,制定出台《工业文明遗产保护利用规划》,加强对机车车辆厂等14处重点工业遗址实施保护性开发、示范性利用;在传承方面,深刻把握成华从老工业基地向现代化城区转型发展的脉络,深度挖掘从古蜀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信息文明的文化底蕴,提升打造“东郊记忆”“城北古蜀留痕”“机车厂中国最美地铁站” “东客站光影都会”等一批特色文化地标;在传播方面,将发挥成华作为全球唯一“熊猫都市家园”的资源优势,积极推动大熊猫繁育基地创建国家5A级景区,加快实施熊猫小镇项目,着力引进和打造“功夫熊猫”“印象熊猫”“摇滚熊猫”等展演交流活动品牌。

做强2.5新经济 筑牢产业支撑

今年3月以来,香港瑞安成都天地、喜马拉雅西南总部、福中西南总部、中车产业城等近百个重大产业化项目纷纷落户成华,涉及商业综合体、文化创意、总部经济、现代金融、旅游商贸等多个领域:

——7月初,“成都繁星戏剧村项目”成都国家音乐产业基地正式落户东郊记忆音乐公园,将弥补成都市在剧场主题文创产业园区的空白;

——8月,成都东客站枢纽经济集聚区成都顾连康复医院正式揭牌,其中鹏瑞利国际医疗健康中心注册资金1亿元,占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将成为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国际康复专科医院;

——9月,成都龙潭新经济产业集聚区智慧海派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初见成效,拟建成集“智能终端、物联网、芯片、汽车电子”四大板块于一体的该高科技电子信息产业园区,预计投资约35亿元,预计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可达10亿元……

目前,成华区正立足重塑产业经济地理和打造产业生态链生态圈,统筹布局“一带五区”六大产业功能区,重点依托龙潭新经济产业集聚区、东郊文化创意集聚区、成都东客站枢纽经济集聚区,大力发展新经济、文化创意、商务服务等主导产业,加快构建以服务经济为主体、高端高新高质的现代产业格局。

实际上,近五年来,成华经济发展增长迅猛: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位居五城区第一,成功打造建设路“百亿商圈”、猛追湾“千亿总部集群”、全省百亿旅游强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等重大产业集群,连续两年保持10项以上主要经济指标排名成都五城区前列。

成华区产业发展已步入质量和数量“双提升”阶段,正在实现由“传统工业物流集散地”向“现代服务业汇集地”转型升级。

“确保到2020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100亿、地区生产总值过1000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万”的“百千万”奋斗目标,努力创造与面积最大中心城区资源禀赋相匹配的贡献和业绩。”成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深化社区治理 夯实民生之基

今年7月,成都市首个“市民驿站”在成华区猛追湾街道望平社区玉双路红旗连锁店投入试运行,首批共纳入60项公共服务事项。9月15日,该区集中打造的第二批5家“市民驿站”也陆续建成投入试运行。不仅如此,第二批“市民驿站”服务事项增至96项。同时,新开发上线的政务服务自助办理一体机,植入了语音提示、人脸识别、指纹采集等功能,“不见面”全程网上办理事项也由9项增加到了38项。

“目前,我们正在推进第三批‘市民驿站’建设工作,以进一步扩大‘市民驿站’的覆盖面。预计今年10月底实现14个街道全覆盖、12月底实现103个社区全覆盖。”成华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深化社区治理,成华进一步夯实“文旅成华”的民生之基。

发现小区垃圾乱丢、车子乱停、下水道堵塞、楼梯灯不亮……社区居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这些问题,向谁反映?如何解决呢?10月17日,记者从成华区社治委时了解到,在贯彻落实成都市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大会精神中,成华区各街道、社区积极探索创新。青龙街道创新互联网+社区发展治理工作思路,结合民政部社区公共服务大数据工程体系试点规范和深化“市民驿站”集中便民服务行动计划,发挥驻区科研机构的优势,在全国率先开发了“滨海家园”app社区自治“神器”,提高了熟人社会“多元参与、协商共治”的能力。“以社区为基本单位,加强各类信息化系统的集成和数据沉淀,探索创新社区智慧治理服务体系,加快集成大联动·家空间智慧街区基础云平台。”目前该系统经过一个多月的完善和试运行,预计本月底正式投入使用。

“坚持共建共享,做实民生福祉,建设幸福成华。”成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区坚持惠民利民、共建共享,民生福祉得到新改善——持续大规模实施为民办实事民生工程,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70%以上;社会救助、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在省、市率先出台助老、助医、助学惠残政策,成为西部首个“养老服务标准化国家级试点单位”;大力发展教卫文体等社会事业,高品质建成32个配套中小学、幼儿园,创建10个市级名校集团、11所市新优质学校,引进成都石室等7个优质教育品牌,全区高考本科硬上线率位居全市前列,建成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

下一步,成华将进一步加强基本公共服务统筹规划,提高优质公共服务产品供给能力,实施8大类18项1264处公共服务设施三年攻坚行动,全力抓好交通畅行、公共配套品质提升、优质教育倍增、全民健康促进、扶贫攻坚等重点工程,加快建成学校、医疗卫生、文体等配套项目64个,完成96个老旧院落、9个棚户区改造。

成都市成华区工商联 版权所有 2008-2025 联系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东3段148号 邮政编码:610051

联系电话:028-84310789【工作日09:00-12:00;13:00-17:00】

蜀ICP备202300207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