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加快制度改革、优化政务服务层面,着力为企业注册和入驻发展提供便利、畅通渠道,这是支持和推动“双创”事业发展的重要路径。
在2017年全国“双创”活动周(9月15日至21日)期间,围绕“双创促升级,壮大新动能”的主题,9月19日,由市工商局主办,区市场监管局承办的“坚持精准服务智慧监管,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专项宣传活动在万象城广场举行。活动通过宣传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最新政策,展示近年来我区的改革成果,以进一步提高公众投身“双创”热潮的积极性。
现场答疑解惑 吸引更多“创客”入驻发展
当天上午9点半,记者在现场看到,市、区两级相关单位工作人员通过悬挂横幅、设置宣传展板、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过往市民全面宣传与“双创”有关的最新政策特别是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成果并现场答疑解惑。
两年前毕业于成都某高校的湖南人刘洋女士,毕业后与男友一直在成都工作,在职场沉浮两年多后,她与男友最近产生了自主创业的想法,正准备找合作伙伴在成华区内开一家饮品店。“对开店需要做哪些准备、特别是办理证照的注意事项我们都不是很清楚,于是今天在这里就向他们‘打破沙锅问到底’了。”刘洋告诉记者,之所以坚定了创业的想法一是因为家里人的支持,再就是因为看到了成都最近几年火热的“双创”氛围。“听了工作人员的解答,没想到现在开店办理证照这么方便,这算是给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刘洋说。
记者注意到,前来咨询的市民大多是像刘洋一样怀揣着创业想法或是刚创业不久的“双创”新人,对于商事登记(商事登记是指商主体或商主体的筹办人,为了设立、变更或者终止其主体资格,依照商事登记法规定的内容和程序,向登记机关提出申请,经登记主管机关审查核准,并将登记事项记载于登记薄的法律行为。)制度相关政策他们十分关心。“正是考虑到了这一点,因此,我们专门设置了《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相关政策(文件)解读》《成都市工商系统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主要工作成效》等宣传展板,同时,工作人员也通过政策讲解、现场接受咨询的方式向大家作了宣传。”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马庆表示,今后该局将不定期举办此类活动,在提高相关政策群众知晓率的同时,吸引更多“创客”加入成华“双创”大军的行列中来。
推进商事制度改革 助力“双创”持续升温
记者了解到,在2015年“双创”工作蓬勃开展以来,我区同步着力加快“先照后证”、企业“五证合一(三证合一)、一照一码”、个体“二证合一、一照一码”、注册资本由实缴制改为认缴制等各项商事制度改革,为“双创”持续升温提供了有力的制度和服务支撑。
“在推进‘先照后证’工作中,我们进一步清理完善了商事登记前置、后置审批事项,前置审批事项已经由原来的117项减少为34项,同时强化了部门间信息共享互通工作机制。”马庆告诉记者,截至今年8月底,我区已办理“先照后证”营业执照9591户;向区级各行政主管部门推送各类市场主体登记信息10347条,其中企业信息6596条、个体工商户信息3751条。
“鼓励创新创业的另一个重要举措就是,深入推进简政放权,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马庆告诉记者,通过持续推进“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有效降低了辖区企业办证成本,极大激发了区域市场主体的创业热情;与此同时,区市场监管局有效利用区网上市民服务中心网上办事平台,积极推进企业全程电子化登记改革工作,已整理75个行政审批事项作为网上审批件,实现了商事登记管理信息化、便利化、规范化。2014年11月至今年8月底,该局共办理网上审批件3451件。
“此外,我们还以承担国家工商总局和省、市工商局试点任务为契机,率先开展注册资本改革、年报改革,扎实推进五证合一改革、集群企业登记、个转企登记等工商登记等工作,由于措施得力,目前,我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据马庆介绍,截至今年8月底,全区登记企业总量已达59363户,较改革前增长180.97%;注册资本达21252542.7万元,较改革前增长203.04%;全区个体工商户总量达142124户,较改革前增长374.27%……“今年6月,我们还在获得国家工商总局授权外商投资企业登记权后,成功办理了建区以来首个外商投资企业《营业执照》。”马庆表示,下一步,该局将继续加强与区级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畅通协作机制,强化登记管理,持续为企业前来成华“淘金”提供优质服务,进而助力全区“双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