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走进成华 | 商会概况 | 信息动态 | 会员之窗 | 服务平台 | 参政议政 | 政策法规 | 党建工作 | 公告通知 | 法律服务 | 信息公开
信息动态
 

 

当前位置:信息动态 > 时政要闻 > 正文
优化城市品质 2017成华蛮拼的
时间:2017-04-21 14:39:47 文章来源:成都日报 查看次数:4014 字号:【

围绕“集成配套、提档升级、功能完善”大力实施城市公共配套建设;大力实施“交通畅行”工程、“公共空间品质提升”工程等,不断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空间利用水平,做强城市空间品质;加快推进“宜居水岸、活水成都”工程,持续做美城市生态,打造宜人环境“基本色”,建设天蓝地绿水碧的“美丽成华”……今年以来,成华区打响公建配套、立面环境、水环境等攻坚战,打好城市品质提升组合拳,做优城市功能、做美城市空间、做强产业支撑、做好生态和文化,着力推进城市品质大改善和区域经济大跃升,加快建设“7个新成华”,积极为加快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贡献成华力量。

【公建配套攻坚战】

投入138.61亿元

完成386项公共配套设施建设

有着60年历史的成都理工大学附小易址重建迈入新纪元,新学校办学规模扩大了两倍,并率先实现公办小学小班化教学;成都市原红花学校迁至古蜀文化遗址驷马桥羊子山古祭台,并正式更名为成都锦官城小学,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校园博物馆……今年以来,成华区花大力气提升城市品质,一大批精品城市项目上马,为成华持续做优城市空间提供了全新动能。

据介绍,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建设体现国际风尚、成都风范、城东风采的“现代成华”,成华区大力实施城市公共配套建设。未来5年,该区将投入138.61亿元,完成386项公共配套设施建设,主要涉及基础教育配套、文化体育设施、医疗卫生服务、社区综合体4个方面。其中,今年计划实施公共配套设施建设项目120项(建成78项,开工建设42项),总投资约22.08亿元。

这是一份沉甸甸的建设目标责任书,尽管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成华人高位求进,决心既下、全力以赴。

在基础教育配套方面,成华区将紧扣“中西部教育现代化领先城区”目标,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为主线,以“优质倍增”为重点,不断提升教育品质,扩大优质教育总量,努力满足辖区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未来5年,该区计划投入约40亿元,建成配套学校、幼儿园77所,其中中学13所、小学22所、幼儿园42所。

在以北湖为核心的环城生态带,成华区将实施教育国际化示范行动。以成都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成华打造熊猫小镇为契机,打造2所国际化品牌学校,做强熊猫路小学“熊猫文化品牌”。目前,占地102亩的七中嘉祥国际学校已落子北湖片区,计划今年9月动工开建,带动区域教育国际化水平提升。

在基础配套文体项目建设方面,未来5年成华区计划投入约33.7亿元,建成配套文体设施56个,包括文化活动中心31个、文化类地标项目4个、综合健身馆(动场馆)17个、体育类地标项目4个。

【立面环境攻坚战】

红星路成华段立面整治施工忙

老建筑增添文艺范儿 9月将成新“风景线”

在备受关注的红星路成华段立面综合整治施工现场记者看到,沿线两边已经搭起了脚手架,将老旧建筑“包裹”得严严实实。穿着橘红色工作服、戴着黄色安全帽的工人,在脚手架上来回穿梭,忙得不亦乐乎。

“按照规划,打造完成的红星路成华段沿线的老旧建筑将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市民眼前,变身为一条南北走向的城市风景线。”负责实施该工程的成华区城投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工程为成华区“19项重点工程”之“公共空间品质提升工程”的“重头戏”,起于府河一号桥、止于二环路刃具立交桥,全长2.1公里,涉及建设路、府青路、桃蹊路、猛追湾四个街道。目前各标段顺利推进,预计最快将在今年9月底之前全部整治到位。

记者沿着红星路成华段沿线转了一圈发现,进行立面改造的建筑主要是修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旧建筑,包括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蓝水湾校区、市政加油站、石油局办公楼等,大大小小数十栋建筑。这些老建筑整治后将会呈现何种风貌呢?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按照规划,红星路成华段沿线风貌将被塑造为四种风格,其最终目的是要烙上工业元素,让老旧建筑更有文艺范儿。

“比如,在府河节点主要体现现代风格,在石油局办公楼外墙上,除了以白色和淡黄色为主外,还将凸显石油工人文化元素。在一环路府青立交桥节点,除了体现苏式风格外,将重点凸显东郊工业元素。另外,其他各个节点也将结合历史文化元素与现代文化元素,凸显相应的风格。”该负责人说。

【水环境攻坚战】

设三级河长制管理体系

2025年全面建成宜居水岸

为进一步营造亲水环境,涵养更多“碧水”,大力实施宜居水岸活水成都工程,成华区还出台了《全面实行河长制管理工作实施意见》,将对全区30条长约131公里的中小河渠、187条长约160余公里的斗农毛渠及水域(含人工湖泊、湿地、蓄水塘堰等)实施河长制管理;到2025年,该区宜居水岸活水成都工程将全面建成,重点河渠湖泊水生态功能基本修复,全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重点河渠段堤防达标比例不低于80%,沙河等出境断面水质达标。

据介绍,今年成华将实现全区河渠湖泊河长制管理工作全覆盖,河长制配套制度基本健全,河长制管理实现常态化;基本消除全区黑臭水体;该区宜居水岸活水成都工程实施系统治水、水岸三通、水岸景观提升等综合整治,同步实施滨水绿道、沿河街区街巷加密等慢型系统工程,完成方家河示范河道综合整治,全区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

下一步,成华将狠抓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资源保护、防洪能力提升、水网体系建设、行政执法监管六大重点任务,着力营造亲水环境,涵养更多“碧水”,加快形成“百渠贯区、水灵成华”水生态新格局。

到2025年,全面建成宜居水岸活水成都工程,基本修复重点河渠湖泊水生态功能;全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重点河渠段堤防达标比例不低于80%;沙河等出境断面水质达标。

声音

畅通产业新通道 优化空间布局 打造特色街区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西部研究中心总规划师蒋蓉

成华区坚持“功能优化、产城融合、品质提升”,不断畅通产业通道,将传统的城市“点中心”变成城市“轴中心”,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着力推进城市品质大改善和区域经济大跃升。成都东客站片区学习借鉴武汉市交通枢纽经济发展模式,不断提升高铁、地铁、快铁等各类交通体系的有机衔接,促进空间布局开阔有序,推动过境经济向枢纽经济发展。八里庄二仙桥片区,利用保留的框架式厂房,加快发展创意文化等“2.5”产业。成华区青龙、白莲池街道等北城核心区,结合路网建设,全面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对主要道路、出入城通道沿线及地铁站点周边实施建筑立面整治、绿化景观改造,推进海绵城市和城市综合管廊建设,完善教育、医疗、体育、养老、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促进社区自治与街面治理,社区配套服务与公建配套融合,社区治理与数字城管等信息化系统融合,打造相互融合、脉络通畅、宜业宜居的特色街区。


成都市成华区工商联 版权所有 2008-2025 联系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东3段148号 邮政编码:610051

联系电话:028-84310789【工作日09:00-12:00;13:00-17:00】

蜀ICP备202300207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