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成都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强调:要深入实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持续办好“菁蓉汇”“创交会”,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创新创业环境,打响“创业之城、圆梦之都”“创新创业、成都都成”的城市名片。
记者日前分别从区经科局、区人社局、团区委等部门获悉,近年来,我区大力实施创新引领行动,科学规划创新创业空间布局,持续掀起“创业天府·圆梦成华”热潮。“创新驱动是我区面向未来的核心战略和推动城市转型的第一动力。”区经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区将重点抓好载体建设、要素保障、活动开展等工作,进一步发挥好“两校、五院、三司”等龙头创新主体的聚集辐射带动效应,加快构建全区“一圈一道多园”的“双创”格局和“两校一带”知识经济发展格局,不断提升城市创新力、创业力、创造力,加快建设“创新创业引领区”。
关键词
载体建设
建成创新创业载体12个
孵化面积已达34.3万平方米
在二环路东三段38号附2号的“融创汇—汉鼎宇佑高新科技产业孵化器”内,成都众创互乐科技有限公司和成都中装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业务发展迅猛,两家公司拟于2018年启动IPO。
据了解,去年,我区携手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上市公司浙江汉鼎宇佑集团共同打造了全区首个高科技产业孵化器。该孵化器以科技型创业企业为服务对象,通过开展创业培训、辅导、咨询及政策、法律、财务、投融资、企业管理、人力资源、市场推广和加速成长等服务,提供研发、试制、经营的场地,共享设施等,降低创业风险和成本,提高企业的“成活率”。目前,该孵化器已经注册企业18家,其中已经入驻企业10家,注册资金1000万以上的企业达到6家。“目前,入驻企业投资规模已达到1.8亿元,预计今年将完成税收300万元。”建设路商圈推进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照计划,2017年底该孵化器产业基金规模将达到4亿元以上,力争在5年内产业投资基金规模达到20亿元。
东郊记忆音乐公园·互联网创意产业园已成功引进微展世、今日明嘉、谷歌、中装能源等共计9家企业入驻;“梦想东方”创新创业基地首期选址万科华茂广场,规划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首期分两阶段建设,第一阶段预计11月30日之前挂牌揭幕;成都柴火创客空间首期拟选址东郊记忆音乐公园,占地面积约1256平方米……发展众创空间是国家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战略支撑,也是国家切换经济增长动能的重要抓手,而我区众创空间的实践正是成都和全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区经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区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引领、面向产业、培育企业、注重实效”的原则,正在规划打造“一圈一道多园”的“双创”空间布局,深入推进众创空间聚集区、特色区建设。目前,我区正在加快建设凯龙财富大厦、万科华茂广场、龙潭总部城3个众创空间聚集区;重点打造电子科大信息产业孵化器、东郊记忆音乐公园·互联网创意产业园、电焊机大厦智能焊接技术专业孵化器;加快推进中电锦江公司和电子科大创新要素有机结合,打造784科技园,形成产业创新创业生态园区。
另外,我区正以建设北路为轴线,利用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产业大厦、华茂广场、784厂存量厂房等载体资源,逐渐形成“智慧走廊”,并通过中环路与成都理工大学、龙潭总部经济城连接两所高校,共同形成特色鲜明的“科创双核”,引领信息化技术、数字勘探等新兴产业发展。
通过努力,目前,亚马逊AWS—联合孵化器、北斗科技孵化中心等创新平台已经落地启动,谷歌成都体验中心、太平洋网络等已落户,并成功引进中关村领创空间等载体。根据统计,全区已累计建成创新创业载体12个,孵化面积34.3万平方米,在孵企业258家,毕业企业143家,载体内高新技术企业58家。
“预计到今年底,全区孵化载体面积将达到40万平方米以上,各类众创空间达到20家以上。”区经科局相关负责人说,按照规划,力争到2020年,我区创新创业载体面积达80万平方米,形成一批服务体系完备、创新能力显著、带动就业成效明显的“双创”空间。
关键词
要素保障
编制全区首本创业攻略
大学生创业最高提供50万元贷款
“小李,你再梳理下我们给物管公司新制定的管理流程和统筹方案。”“小王,你要继续做好成都基准方中设计院体系认证的回访服务工作。”……
10月8日,走进成华区大学生创业园 3楼的卡狄亚标准认证(北京)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办公室,记者正好遇到该公司总经理黄其在安排下一周的工作。温和的声音、黝黑的面容、休闲的衣着,记者很难把眼前这位年轻的小伙子与西南业界颇有名气的标准认证公司“掌舵人”划上等号。
3年前,被成华区大学生创业园的优惠政策吸引,29岁的黄其注册成立了一家认证公司,并成功入驻创业园。白手起家的他,曾面临招不到人、拉不到业务的苦恼,而在龙潭总部经济城管委会、团区委等部门的强力扶持下,该公司发展成为四川地区五大认证机构之一,是西南地区唯一认证范围涉及39大类、可颁发英国UKAS和大洋洲JAS-ANZ及中国CNAS证书的公司。随后,他又成立了成都亿信标准认证集团,目前该集团的年产值近700万。
黄其公司的成长历程正是成华区大学生创业园中许多个创业团队成长的缩影。团区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扶持大学生创业,早在2009年起,团区委就牵头在龙潭总部经济城设立了总面积为1.1万平方米的创业园(2012年转由龙潭总部经济城管委会牵头管理),通过广泛发动社会、高校项目参与,定期聘请专家专业指导、成功企业家深度辅导等形式,累计举办创业沙龙等活动60余场次,孵化项目300余个,累计实现产值约3亿元、税收约3000万元,成功扶持大学生创业614人次,解决大学生就业5215人次,成功孵化上市公司1个。
据该负责人介绍,团区委先后8次赴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推介会、联合区经科局和区工商联等部门倡导成立青年企业家协会和青年创客联盟、编制全区首本创业攻略、不定期组织创业青年举办“创业分享会”等活动……团区委今年以来开展的各项工作正是我区强抓要素、强化“双创”保障的写照。
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以来, 按照中央、省、市相关文件精神,我区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式下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制定出台并实施《“创业天府圆梦成华”行动方案》,拟定了《关于落实“成都市创业促进就业专项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大力实施青年大学生“创业新星计划”,鼓励高校院所科技人才兼职创业,对符合条件的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最高50万元的创业信用贷款;支持高校毕业生、妇女、返乡农民工等群体创业就业,落实创业补贴、创业奖励和小额担保贴息贷款等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对创业孵化园区进行改造升级,完善设施设备,推动和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今年1—7月,我们共开展创业培训320人,促进85名高校毕业生成功创业,带动就业322人。”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我区将继续通过实施青年创业、返乡农民工创业等七大行动计划和“互联网+创业公共服务”等四项工程,力争2025年前实现创业2000人、带动就业8000人。
区经科局相关负责人说,将通过强化要素保障等举措,力争到2020年底全区科技人才总量达到20万人,各类高层次人才达到200人。
关键词
活动开展
成功举办两届创业大赛
即将承办全市“双创”盛会
“蓉城餐饮竞争激烈,你如何打响自己的品牌?”“作为推广入境旅游平台的项目,你们如何细分客户?”……
在东郊记忆音乐公园举行的“创业成华·圆梦青春”2015成华区青年创业大赛决赛上,来自不同领域的企业家、创业导师、投资人和入围创业决赛的10组创业团队为市民呈现了一场精彩的创业创意秀。经过创业计划书评审、现场路演和互动答辩3个环节的激烈比拼,精睿土木检测科技项目荣获一等奖,并获得3万元现金奖励。“成华和成都的创业氛围十分浓厚,这就是我们7人团队选择来成华创业的决定因素。这几年,成华迅猛的发展势头也为创业者提供了更多的机会。”精睿土木检测项目代表钟鹏飞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钟鹏飞的话不仅说出了创业者的心声,也印证了成华欣欣向荣的创业氛围。“创业大赛为创业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展示的平台,能够更好地促进他们发展。”据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我区已成功举办了两届青年创业大赛,共吸引160余个团队600余人参赛,评选出的优秀项目代表我区参加成都市创业大赛并获二等奖。此外,我区还与市级多部门紧密配合,圆满完成了“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成都分会场暨四川活动启动仪式、成功承办了“创业天府2015成都市创业大赛”。大赛现场,90多个创业项目参与展示,52个项目进行竞赛,吸引3000余人参观交流,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省人社厅、市政府等省、市相关领导对大赛给予高度评价。
近日,我区又积极组织区内创业者参加“第二届成都市创业大赛——菁蓉杯·2016成都就业创业大赛”,目前有12个优秀项目报名参赛,项目涉及农业、美食、校园、生活服务、购物平台等多个领域。据了解,由市人社局主办、我区精心筹备承办的“2016年成都市就业创业博览会暨菁蓉杯·2016年成都就业创业大赛”决赛计划于10月22日在东郊记忆音乐公园举行,比赛将全面展示我市尤其是我区人力资源服务、创新创业成果、创业园区建设、职业培训服务取得的成果。这将是全市“双创”活动的一场盛会,定会将“双创”推向新高潮。
同步播报——
成华区青年创业攻略
1、我想到成华创业,有哪些要求?
答:目前我区针对的对象为35周岁以下的大学生,我区主导创业产业有机电研发设计、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文化创意、新兴服务业及社会组织孵化等。
2、怎样找到适合自己的场地?
答:我区根据创业项目定位的不同,为创业者提供了多样化的创业载体,帮助创业者融入产业链生态圈,实现抱团式发展。目前有成华区大学生创业园等专业孵化器。
3、有什么便捷的融资渠道?
答:我区创业青年可申请总额不超过1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贴息,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2年。创业青年符合信用贷款条件时,还可享受不超过50万元创业信用贷款,并给予一定的利息补贴。此外,团市委与成都青年创客荟共同推出金融服务产品“青创宝”,为四川省18岁—40岁、创业一年以内的青年创业者提供3万—10万元免息、免担保创业启动资金贷款。
4、可以享受哪些政策补贴呢?
答:一是创业补贴。通过工商注册或民政登记的大学生创业者,以及大学生创业项目在我区创业载体孵化的,可申领1万元补贴。有多个创业项目的,补贴最高不超过10万元;二是租金优惠。具体优惠根据创业载体情况而定;三是社保和岗位补贴。招用应届高校毕业生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创业企业,给予不超过1年的社保补贴。招用应届毕业生满1年后继续留用的,给予企业每人2000元一次性岗位补贴。
5、我能获得哪些指导?
答:一是不定期开展创业沙龙,邀请创业专家及创业成功的项目团队负责人进行创业专题讲座;二是不定期举行推介会,宣讲各类创业政策,并帮创业项目把脉;三是创业导师人才库,可对其进行一对一指导;四是可协助创业项目团队申请参加或观摩各类创业大赛等,帮助创业青年们做大做强。
6、创业过程中,遇到困难找谁?
答:区委组织部、区民政局、区商务局、区人社局、团区委等部门会根据各自职责提供服务。
建“五制”让“主体责任”在基层落地生根
党风廉政建设,党委负“主体责任”,党委书记负“第一责任”,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向基层延伸,最重要的是抓好主体责任的落实。区纪委通过建立推进制、提醒制、监督制、考核制、讲评制,切实推动“主体责任”在基层落地生根。
建“推进制”,力促主体责任有效落实。
“一月一报、半年一报”,这是区纪委对各街道党工委及班子成员的“刚性”要求,要求班子成员必须每月向纪工委报告一次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党工委至少半年听取一次主体责任落实情况的报告。同时,区纪委也对报告的事项、完成情况、会议纪要等相关资料进行了严格地检查,经本人审核签字确认,在门户网站和党务公开栏公示。
建“提醒制”,增强落实责任主动意识。
我区各街道办公区域内,“提示牌”、“网络图”随处可见,上面明确了街道书记、主任、班子成员主体责任的具体内容,时刻提醒着责任人落实责任。在社区院落内的“文化墙”上,也可以看到以漫画、文字等形式的责任提醒,引导社区居民监督责任落实。
建“监督制”,及时纠正责任落实不力。
“大联动、网络化、微治理”,是我区社会治理的创新工作。区纪委依托信息化手段,组织2000余名邻里守望员和廉政网格员,建立了以“守望员、社区网格员、社区综管站、街道分中心、区大联动中心”为一体的责任落实情况监督模式,形成全覆盖、立体化监督网络,及时发现主体责任落实不力等问题。
建“考核制”,量化考核责任落实情况。
“主体责任清单”,是区纪委推动主体责任落实的重要抓手,结合岗位职责和分管工作实际,突出个性与实效,不断健全完善,落实到位。同时,制定《街道党政领导班子及成员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检查考核评分细则》,明确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班子及其他成员17项具体内容,并纳入年度目标管理,严格考核。
建“讲评制”,年终述责述廉红脸出汗。
要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在我区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述责述廉大会上,各街道党政主要领导必须代表街道党工委报告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对各个项目的落实情况进行汇报,接受纪委委员、特邀监督员等的严格质询,并接受区委领导班子“一对一”的讲评,让责任落实不力的领导干部红红脸、出出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