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西部经济中心。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明确提出,要积极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抓住产业发展这个命根子,抓住项目投资这个牛鼻子,强基础、扩规模、优结构,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城市经济实力。要坚持工业“一业定乾坤”,深入实施成都制造2025规划和工业强基行动,以建设国家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为目标,加快培育万亿级产业集群。
围绕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立足工业强基行动,成华怎么想,怎么干?
“加力加劲,坚持工业一业定乾坤,奋力做强投资底盘。”成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区将结合自身实际抓好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咬定青山不放松,拼搏实干不懈怠,以坚定的决心,扎实的举措,务实的作风,把工作做实做细,满怀信心、坚定目标,向着国家中心城市奋力前行!
坚持工业一业定乾坤
聚焦航天通信和智能终端制造
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工业
“作为面积最大、发展潜力最大的中心城区,成华区在发展都市现代工业方面有着自己的考量。”成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区已与航天科工集团联手合作,引进航天通信技术研究院落户,力争将航天通信的全产业链引入成华。由此也确定了成华未来发展的两个主打产业:航空航天通信和智能终端制造。此外,成华还将进一步与航天科工及智慧海派等展开合作,打造占地1800亩的航天通信智能终端制造产业园,进一步发展壮大航天通信等都市工业集群,引领成华工业二次腾飞。
据悉,由成华区与航天通信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手打造的航天通信智慧产业园概算投资将超过100亿元,占地1800余亩,将重点发展航天航空通信产业和智能制造产业。
“以工业兴区,以工业强区,我们将坚持工业一业定乾坤,加快产业发展的新旧动能转换,全力以赴稳增长,做大经济总量,做强投资底盘。”成华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区将以项目为中心组织经济工作,紧紧围绕工业、现代服务业以及城建攻坚等重点领域,按照项目推进“四个一批”倒排工期,科学编制进度时序表,将目标按月落实到责任单位和人员,实行领导挂帅领战、项目挂图作战、进度挂牌督战机制,掀起抓落地、抓开工、抓进度、抓投产的热潮,确保完成全年420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任务和36亿元的工业投资任务。
此外,将进一步突出工业“一业定乾坤”的重要作用,深入实施工业强基行动,主动对接“成都制造2025”行动计划,大力发展精密机械及智能制造装备、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现代都市工业,重点以“国机重装”、“智慧海派”两大龙头项目,加快打造高端装备制造、航天科工两大产业链。
按照“繁荣在主城区”的要求,深入实施服务业提升行动,落实服务业发展“2025规划”,大力发展金融服务、商贸商务、信息服务等主导产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都市旅游、健康养老等新兴产业,推动新兴房地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确保服务业对GDP贡献率持续递增。
以融入“一带一路”行动为抓手,严格执行“一把手”带队招商制度,健全“出勤率+成功率”综合考核机制,切实抓好专业招商和精准招商,着力引进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
奋力做强投资底盘
打好六大攻坚战
建设三位一体总部新城
“没有投资就没有产出,项目是投资的载体。”成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工业是实体经济的核心,是城市强盛的根基。作为成华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聚集较多的区域,今年成华龙潭总部经济城工业经济发展相当迅速,目前已完成工业投资16.69亿元,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11.27%。
据悉,截至8月底,龙潭总部经济城预计完成技工贸总收入450亿元,达到全年目标任务的76.27%;完成区级税收1.9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4.7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93亿元,达到全年目标任务的160.88%。另外,备受关注的工业经济指标中,完成工业投资16.69亿元,实现全年目标任务的111.27%;技改投资3.17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90.27%。
据了解,规划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的总部经济城,目前主要有四大片区:一是都市工业区,面积约2.5平方公里,重点发展高附加值、无污染、低能耗的传统都市工业。二是总部经济区,面积约2.73平方公里,重点发展以机械制造、电子信息、节能环保及建筑工程为主的总部经济。三是现代都市工业区,面积约1.8平方公里,重点发展以高端机械装备、电子信息、节能环保为主的现代都市工业。四是综合配套区,面积约1.1平方公里,建设集居住、休闲、医疗、教育、商务等功能为一体的配套服务区。
龙潭总部经济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以现代都市工业发展为重点,以项目招商建设为抓手,突出抓好产业大升级、项目大招商、园区大建设、环境大提升等六大攻坚战,全力打造 “现代产业、现代城市、现代生活”三位一体的总部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