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在《成都日报》“时事∙专题”版“高举旗帜跟党走 奋发有为工商联”系列报道中,刊登了市、区工商联工作——做实党建工作 促进企业发展。全文如下:
“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近年来,在成都市工商联的引导下,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非公企业管理者所认同。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党建工作是实现和谐稳定、科学发展的重要思想武器,同时也是培育优秀企业文化的组织基础和思想基础。党建工作的开展,让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尝到了甜头,感受到党的建设在推动企业健康发展中起到的凝心、汇智、聚力的强大作用。
完善组织 重大决策跟党走
“公司要取得持续发展,不能只讲经济,不讲政治,企业只抓经济建设而忽略党的建设,发展就缺少了灵魂,容易迷失方向。不讲政治的企业注定不会走得长远。”作为全省第一批入党的私营企业主,成都新港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田文明清醒地认识到,没有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就没有新港公司的今天。据介绍,新港党支部于2001年4月正式成立。成立之初,公司高度重视,专门抽调一名有50年党龄的老同志专职担任支部书记,同时从公司划拨工作经费,保证支部活动的开展。2008年11月,新港党支部确定为成华区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党委“两期统筹,主动式发展党员”试点工作的首站,并取得了成功。“两期统筹”将入党申请人的教育期和预备期结合,缩短了考察时间,截至目前,新港的党员人数占了管理层人数的一半。
现有32名党员的成都新力公司党支部,创新思维,按照“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实现党建工作与生产、销售同步发展”的目标,加强了对工会、共青团、妇委会和关工委的领导,使群团组织工作相对独立地、创造性地开展适合公司特点的有益活动,满足员工文化生活需求,增强员工的健康体质,维护员工合法权益,使党员成为各项工作的生力军。同样,在成都彩虹集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也按照“党员在哪里,党组织就延伸到哪里;党员在哪里,党员远程教育站点就设置到哪里”的原则,将党支部建立在部门、车间和驻外办事处,不断优化党组织设置和党员分布结构,实现了党组织设置与公司组织架构的有机融合。目前彩虹集团党委下设11个党支部、依托公司OA系统建立了网络远程教育站点13个。
党组织组建了,形成了有效的机制,党建工作的开展也使得公司经营团队及管理层领导能力得到了提升。笔者了解到,近年来,成都新力公司把制度创新作为创建“五好”党支部的有效保障来抓,积极探索和完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党员承诺、党员联系群众等制度和工、青、妇、关调解组织。同时,全面贯彻落实工作责任制,坚持“三会一课”,“两公开”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党员管理等制度,深入开展党员承诺、领导点评等活动,形成了以支部为主导、党员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在成都新港投资公司,80%以上部门经理都是党员,在党支部的要求下,他们时时刻刻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在力求提高开拓市场能力的同时,更力求提高政治、经济、宏观、微观方面的综合能力。正是由于有了党支部的不断教育培养,使得管理层干部有了很强的观察和决策能力,能更好地在政治上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在经济上洞察产业的变化趋势,为公司的战略发展规划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决策。
凝聚人心 推动企业稳步发展
“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财富!”这是成都新港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常务总经理田微在就任党支部书记讲话时提出的。据她透露,由于市场竞争的严峻,新港员工在工作时,难免会出现一些思想与情绪方面的问题。公司党支部充分认识到员工思想问题的存在对工作的影响,于是不定期的由党员带队和组织开展员工家访或座谈,充分了解不同员工的不同问题,通过深入沟通,为员工排忧解难,疏导思想。人文关怀令员工们备感温暖,将许多问题化解在萌芽之中,让员工安心留在公司,并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去,既稳定了工作情绪,又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公司工作的正常开展。
在非公企业,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也起到了凝聚人心的作用,推动了企业的稳步发展。
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在新港公司开发的高层楼盘中发生了令人感动的一幕:地震时,人们争相下楼避险,可是在这危急时刻,几名青年却逆着逃生的人潮爬上电梯公寓,一层层地敲门,将滞留在房间内的老幼搀扶着离开。面对周围群众的感激和敬佩,他们的回答出人意料地一致:“我们是党员,必须留下来!” 危难之中方显党员本色。同样,在彩虹集团,公司党委也始终强调,党员要在 “需要时刻站得出,危难时刻冲得出,困难时刻挺得出,关键时刻豁得出”。事实上他们也是这样做的——当公司发展处于低迷期时,总是党员带头走街串巷跑市场;当公司需要突击生产经营时,总是党员带头奋战在一线;当进入冬季生产忙碌期时,总是党员带头加班加点,而把春节休假的机会让给外地职工。家用化工产品开发部党员张洪金潜心研发液体蚊香芯棒,把原来的碳粉芯棒改为木粉芯棒,以小投资实现高收益,为公司创利近千万元。
转变观念 找准非公党组职能定位
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常态下,用党建工作引领先进企业文化建设,是新港投资坚守不变的行事理念。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新港党支部与公司一道,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了党的第十七届六次会议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文件精神,结合公司实际,打造“五心”特色企业文化,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公司工作制度,以“三化五创新”为标准,做到规章制度完善,管理措施到位,分工明确,责任清晰,运转有序,工作落实到位、监督有力,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
据悉,新港党支部自成立以来,开展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将企业发展同党建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分发挥支部和党员的“双作用”,提升了团队的整体素质,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同时在企业结构调整和文化价值观的建立健全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更促进了企业的稳定发展,多次获得上级部门的好评。
同样,彩虹集团党委将党建理念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以来,确定了“团结、求实、竞争、拼搏”的企业精神,围绕打造“百年老店”的“彩虹梦”,形成了团结凝聚职工的强大精神动力。笔者了解到,彩虹集团建立的福利增长机制,连续7年每年为职工增长工资10%以上,先后出资4000多万元为职工修建、购买住房和发放住房补贴,建立职工大病救助、金秋助学、帮困助困补贴制度,全面关心职工。同时,从关爱职工出发,创办了寒暑假职工子弟托管班,实行了名老中医到公司坐诊制度,推行了福利性工作餐,有效凝聚起公司职工的心。据悉,成都彩虹集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08年被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模范职工之家”,2011年评为“全国模范和谐劳动关系企业”,2013年评为全国厂务公开先进集体。
市工商联:找准党建工作与企业效益之间的“最大公约数”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系列文件精神,不断探索基层党建工作的新领域、新课题,成都市工商联于2013年正式启动非公企业党建示范点建设。截至目前,已在全市非公会员企业中建立示范点43家,初步找准了党建工作与企业效益之间的“最大公约数”,形成了一批以非公党建示范点为圆心,契合企业生产经营和文化建设的“同心圆”,辐射带动了更多非公企业踊跃加入,有效增强了非公党建工作在民营企业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在建设中,市工商联严格选拔标准,规范工作程序,着重遴选了发展势头好、经营特色突出、行业代表性强、党建基础扎实、能够较好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的企业作为示范点建设对象,确保建设成效和示范作用“双发挥”。试点建成后,为确保示范点建设规范化水平,市工商联组织全体示范点企业召开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培训会,对示范点建设相关工作进行详细安排部署,同时还开展了业务辅导、专家报告、交流互动、参观见学等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达到了推广典型、振奋精神、聚焦目标的良好效果。同时,通过“一对一”指导,引导各示范点企业党建与企建结合起来,把党建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中,实现了示范点建设“多样式共存、多平台共享、多举措共创”,使其真正成为党员职工欢迎,企业主支持的“民心工程”。此外,针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普遍存在的经费短缺问题,经统筹安排,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经费列入年度经费预算,建立了健全常态化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如今,通过开展示范点建设,各示范点企业对党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在企业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各示范点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引领作用,实现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互促进、相互融合。企业党组织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工作领域不断拓展,影响力号召力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员工踊跃提出入党申请,积极参与党组织各项活动,为企业党建工作长远发展注入了更加强劲的生机与活力。此外,在示范点建设中,涌现出一批特色亮点鲜明、文化气息浓厚、示范带动作用较强、党员群众公认的优秀典范,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党建特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