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委主要领导调研我区经济发展情况时指出:要坚定不移抓好“北改”工程,加快打造现代化国际化“新成华”。记者从区北改办获悉,今年以来,我区坚定“北改”一号民生工程的突出地位不动摇、“一年出形象、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变化”的目标不动摇,从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公建配套等方面下大力气提升城市形态,加快聚集高端业态,持续改善宜人品质。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我区已启动158个“北改”项目,完成投资170.4亿元,占计划的56.8%,完成投资额占全市一半以上;新开工面积163.03万平方米,占计划的54.3%;竣工面积181.5万平方米,其中商业竣工50.4万平方米,分别占计划的75.6%和50.4%。
“年初的区委经济工作会议就明确指出,要打好‘抗下行、稳增长’阻击战、全力推进经济稳中奋进提质升位,就要引导资金集中投向‘北改’等重点需求领域。”该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办将继续联合全区各部门、相关街道及功能区推进办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项目建设步伐,奋力推进“北改”,推动“现代城东、宜人成华”建设。*
关键词:产业升级
已启动36个产业化项目
全力打造三大产业区
位于城北片区的“北改第一单”——富森·美家居已于本月初对外营业,而自“北改”启动以来引进最大外资项目的宜家家居城北店,最快将于明年春季开始营业。
日前记者在宜家家居城北店施工现场看到,工人们正操作吊塔“抓取”钢筋搭建主体结构。“你上次来的时候,我们还在修建地上第2层,而现在已经在做顶层的钢结构了。”现场施工工人告诉记者,该项目自去年12月24日进场施工以来,每天都有500多名工人在紧张施工。“按照计划,该项目最快今年第三季度实现主体结构封顶。”宜家家居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建成后的宜家家居城北店面积超过4万平方米,比宜家高新商场大1.3万平方米,预计将售卖8700多种产品。另外,该项目还将提供1000个机动车停车位、设立800个就餐座位满足消费者需求。
“过去三年,我们围绕‘退低转高’,重点在‘拆’和‘建’上下足了功夫。”区北改办相关负责人说,今年以来,我区计划实施南洋“府青路1号”自主改造、恒大中央广场等90个产业化项目,目前已启动36个项目建设,完成投资69.5亿元,占计划的65%。“下一步,我们将重点突出产业升级,打造三大产业区。”据介绍,在昭觉寺片区,我区将加快乐居美家广场、宜家家居城北店等核心项目建设,打造总占地800余亩、建筑总体量约200万平方米的省级家居产业集聚区;在八里庄功能区,将力促万科金色乐府、和泓东28等项目加快建设,尽快启动龙光世纪中心等项目,打造文化商贸和创意办公集聚区;在建设路商圈,以破除商业街区断点为重点,加快踏水地块拆迁和68信箱地块的建设,实现幸福里商业步行街、华茂广场、伊藤洋华堂、万科钻石广场、第五大道、成都华联、太阳公元、财富又一城等商业体串联一线的5公里全市最长商业轴。
关键词:基础设施
构建“五横六纵一环”格局
助力“枢纽经济先行区”建设
“这条路通了之后,从成华区到天回镇最快只要10分钟。”在金凤凰大道成华段项目现场,项目实施方——市城投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金凤凰大道是“北改”重要骨干道路,该道路位于城北片区北星干线与川陕路之间,项目起于北二环路外的北星干道,向北依次经过升仙湖片区、中环路,跨越三环路、凤凰山片区等,止于天回镇已建成的金芙蓉大道。道路全长约7.8公里,全线采用“双向6车道高架桥+地面底层道路”的结构形式。其中,在我区范围内概算投资约10亿左右,建设底层道路有2公里左右、高架部分(包括匝道)有1.4公里左右、宽40米至55米的道路,并同步建设天网、BRT快速公交等。“自去年年初进场施工以来,300多名工人加班加点抢工期,争取早日竣工投用。”据介绍,截至目前,成华段已经完成桩基206根、承台砼浇筑60座、墩柱砼浇筑64座、盖梁砼浇筑47座,完成投资2亿左右。
根据计划,该道路将于明年3月通车。“这条全线‘高架桥+底层道路’的‘双层立体路’建成后,不仅将串联起成华区与金牛区、新都区,而且还以北新干道为起点,在改写城北交通路网格局的同时,一举提速城北。”该公司负责人说。
该条道路的建设进展正是我区“北改”区域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缩影——加快实施致力路下穿铁路工程、地铁7号线成华段、人民塘路(原动车30线工程)成华段、十里店五路口……区北改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年初计划,我区将投资33亿元实施58个“北改”基础设施项目,截至目前已启动36个,完成投资17.7亿元,占计划的53.6%。
“下半年我们还将启动实施一批道路建设,加快构建‘五横六纵一环’的城北路网骨架,尽快形成对外连通、对内贯通的道路网络体系。”该负责人表示,我区将以加快推进府青路立交桥跨线桥、致力路下穿铁路等项目建设为重点,促进火车北站扩能改造及东环线、地铁3号线、地铁7号线等项目建设,助力“枢纽经济先行区”建设。
关键词:公建配套
三大市政公园将陆续开建
打造“宜商宜居”新品质
青龙一里塘新型社区配套小学建设项目已经实现了主体封顶,目前正在安装、装饰及总平施工,预计8月底将交付使用,届时可提供1080个学位;青龙街道海滨湾社区10组、东林村五组等2个社区用房项目主体已经完工,锦电东苑地块文化活动中心项目正在外部装修……区北改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过去三年的“北改”中,我区充分尊重居民意愿,将群众最期盼、呼声最高的项目作为重中之重,全面系统地完善城北片区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和居民的幸福感。
据介绍,今年以来,我区在“北改”区域共启动了46个公建配套设施项目,完成投资5.8亿元,占计划的53.2%。“今年下半年,我们将突出功能完善,打造‘宜商宜居’新品质。”该负责人表示,我区将以加快推进唐风公园(暂定名)、圣灯公园(暂定名)、海滨公园一期(暂定名)等3个共计450亩市政公园建设为重点,力争完成幸福里商业步行街B、C段地块绿地风貌整治,确保“北改”第一街无断点。同时,我区还将加快“北改”片区的学校、医院、农贸市场等项目建设,实现“学有优教、病有良医、民有安居、居有佳境”的居住环境。
>>>同步播报
我区基本实现
“三年见成效”目标
记者从区北改办获悉,自2012年市委、市政府作出实施“北改”工程重大部署以来,成华举全区之力奋力推进,在城市发展空间、城市功能、经济实力等方面实现了大提升,基本实现了“三年见成效”目标。
在发展空间方面,我区共整理土地1.5万亩,拆迁建筑面积440余万平方米,搬迁居民9万余人、商家1万余户,土地上市2241亩,完成投资973亿元。其中,19家专业市场调迁全面“收官”,全面完成川陕路等9个货运场站关闭,省物流公司地块等39个“自改”项目顺利实施,为产业“退低转高”腾出了新空间。
在城市功能方面,全区共投入82.6亿元,分批分期实施199个道路建设项目,中环路成华段、等38个道路项目实现竣工通车,路网密度由改造前4.7千米/平方公里提升至6.2千米/平方公里,城北片区道路承载能力显著增强;建成荆竹西路政府保障性住房等9个安置房项目、共计158.5万平方米;启动实施青龙警署等公建配套项目139个、竣工交付48个;启动实施学校建设项目43个、建成投用11个;市六医院成功晋升为区内首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政府举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成9家;新增绿地31.6公顷,优美的生活环境逐步显现。
在经济实力方面,我区相继引进社会资金700亿元参与“北改”,实施重大产业化项目160个、城市综合体31个,开工面积1565万平方米、竣工面积980万平方米,成都339等一批现代服务业项目建成投用,服务业对GDP贡献率达93.8%;初步形成“以总部经济为龙头,现代商贸、商务服务、新兴房地产为支撑,文化创意、电子商务、都市旅游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