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走进成华 | 商会概况 | 信息动态 | 会员之窗 | 服务平台 | 参政议政 | 政策法规 | 党建工作 | 公告通知 | 法律服务 | 信息公开
信息动态
 

 

当前位置:信息动态 > 时政要闻 > 正文
成华:整合优势 挖掘潜力 打造品牌项目聚集区 产业发展新高地
时间:2015-04-15 17:09:14 文章来源:成都日报 查看次数:3261 字号:【

四川广播电视塔片区变身游、购、玩一体的339城市综合体;万象城以16.2亿元的年营业额名列“2014年成都10大购物中心”榜单第二名;亚洲最大私立医疗集团百汇医疗入驻东客站片区;成华区首个五星级酒店——卡尔森·丽笙酒店内装工程加紧推进;成华区富森美家居提升改造一期主体工程已经完工,目前400多户商家已进场装修,将引进居家饰材、家用电器、星级酒店、创意设计、电子商务等知名企业3000家以上,预计实现年产值300亿元……

猛追湾千亿科研总部经济也取得明显进展:该总部集群已与英国石油公司、美国阿美拉达赫斯公司等国际知名能源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成华,曾经的老工业基地,如今在转型升级之路上高歌猛进。

“坚持高端发展、组团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在刚结束的成华“两会”上,成华区明确提出瞄准“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和“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立足“136”产业功能区资源禀赋和构建“133”现代产业体系,成华将着力引进一批投资强度高、核心竞争力强、产业带动作用大的龙头项目和配套项目,加快实施经济社会项目400个以上、完成投资400亿元以上,全面加强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推动成华由“传统工业物流集散地”向“现代服务业汇集地”转变,实现“过境经济”向“枢纽经济”的跨越,加快建成“现代城东、宜人成华”,奋力建设“中西部综合实力一流城区”。

以高端发展为取向 打造现代产业高地

抢抓全省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成都建设国际性交通枢纽等机遇,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深入实施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推动成华由“传统工业物流集散地”向“现代服务业汇集地”转变,实现“过境经济”向“枢纽经济”的跨越。

继年初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合作成立的中意财险落户成华后,日前亚洲最大私立医疗集团百汇医疗将入驻成都东客站龙之梦鹏瑞利新城。据悉,该集团拟投资14亿元,打造一个营业面积超5万平方米,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高端大型综合医院。

坚持迈向产业高端之路的成华,吸引着众多名企前来投资兴业。数据显示: 2014年成华区新增注册制企业9309户,同比增长64.7%。截至目前该区共引进世界500强企业达40家。

“今年成华将瞄准‘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和‘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立足‘136’产业功能区资源禀赋和构建‘133’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引进一批投资强度高、核心竞争力强、产业带动作用大的龙头项目和配套项目,全年新引进世界500强3家、重大产业化项目100个以上、特别重大产业化项目27个以上。”成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成华由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成为现代产业高地,其转型路径表明:实现高端产业聚集,载体倍增必不可少。

在此思路引领下,今年成华坚持把发展楼宇经济作为推动产业升级的主攻方向,大力提升楼宇“二次招商”质量效益,力争年内入驻率超过95%的商务楼宇达到20座。税收亿元楼宇累计达3座。

同时,成华明确提出:加快培育壮大总部经济,全年力争引进注册总部型企业250家以上,猛追湾总部集群产值突破1200亿元。加快繁荣现代商贸业,力促万科·钻石广场等6个项目投运、东汇国际广场等11个项目开工建设,加快构建“购物中心+主题商店+特色商业街区”的商业格局。加快提升现代商务业,力促卡尔森·瑞德丽笙五星级酒店年内试营业,华润万象城二期、宜华大东展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新开工商业商务面积200万平方米、竣工120万平方米。加快做优新兴房地产业,全年新开工面积600万平方米、竣工400万平方米,商业地产占比提升至30%。加快增强移动电子商务竞争力,高水平建成手机“智慧商圈”,力争引进电商龙头企业及其区域性总部企业1家以上,积极争创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以城市转型为重点 建设现代精品城区

随着“东调”、“北改”的步伐,工厂、大院、货运铁路这些曾经的成华烙印已经褪色隐去。在“城市转型”思路的引领下,凭借城东桥头堡的独特区域优势,“北改旧城、东建新城”的规划蓝图正变为现实。成华,一个现代化、国际化的精品城区逐渐呈现。

“北改第一单”富森美家居提升改造一期工程主体完工,下月将正式营业;宜家家居城北店火热建设中;华润·熙悦广场竣工投产,鑫禾·北城鑫街主体完工……随着蜀龙路五期、人民塘至熊猫大道一线、致力路下穿铁路隧道等骨干路网建设不断推进,公园、学校、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同步建设,如今的“北改”核心区——昭觉寺文化旅游商贸区已变为投资热土。

这只是成华区大力推进“北改”工程的一个缩影。今年,成华加快建设“北改优城示范区”的目标更为明确:全年整理土地800亩、力争上市800亩,实施项目220个以上、完成投资300亿元以上。实施路径方面:除昭觉寺片区外,其余三大功能区也将成为“北改”重点区。“北改”工程将从“点状突破”向“面上铺开”迈进。

推动建设路商圈转型升级——坚持城市、产业“双转型”。推进踏水桥等片区城市更新、产业培育,全面实现幸福里特色商业街开街运营、着力打造全市“北改第一街”,力促华茂广场等6个重大项目竣工投产,信远·太阳公元等20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全年商圈销售额达到135亿元,着力建设成都新兴百亿商圈发展典范。

推动八里庄创意商务区旧城改造——坚持土地整理、项目促建同步实施,力争年内二仙桥6号地块等5个项目整理土地300亩,铁塔厂、106仓库等地块实现上市,龙光世纪中心等11个项目加速推进,加快建设文化商贸区、创意办公区和总部商务区。

推动北湖熊猫国际旅游休闲区开发建设——年内实现200亩土地成功上市,一里塘二期、丛树一期新型社区开工建设,外环新型社区主体封顶,着力建设国际化、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型都市生态旅游目的地。

蜕变不仅仅是城北,城东同样精彩。

成华区区域经济增长新极核之一——成都东客站片区,建筑面积达170万平方米,总投资超100亿元的龙之梦鹏瑞利新城正在加紧建设中。今年底,3260间三星到五星龙之梦酒店集群将投入运营;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的保健医疗中心和购物广场主体将完工,明年春节前营业,届时将成为该片区最大的购物中心。一个立足成都、辐射中西部、面向全国的城东枢纽经济核心区的雏形已现。

以改革创新为引擎 增添领先发展动力

在进一步打造服务型政府的同时,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技术优势,挖掘科技成果转化潜力,打造“无烟产业”集群,激发创新发展活力。

经过反复研究讨论,最近成华区与成都理工大学共建大学科技园工作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了共建成都理工大学科技园战略协议,校地联手打造西部地区地质勘探、新能源等领域研发应用创新科技园。同时,几易其稿的成华区《环电子科技大学知识经济圈专项改革实施方案》也正式出炉,加快构建“创—业苗圃—孵化器—专业楼宇—总部基地”产业链。

“利用辖区‘三司四院’的技术优势,去年猛追湾的科技总部集群产值突破1100亿元,今年将重点推进大学科技园、知识经济圈、北斗运用产业园打造,提高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成华区经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健全政、产、学、研、金协同创新体系,今年将实施支持区内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科技成果处置权、收益权和所有权改革,引导科技人才直接面向市场、创办领办企业,全年新增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发中心1个,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5%以上,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长5%以上。

“我们正在研究和创新校地合作新机制,充分利用电子科大、成都理工大学、十一电子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技术优势,加强驻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形成‘无烟生产力’,改善区域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创新发展能力……”成华区有关负责人告诉我们,成华区目前正与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加强科技转化类的产业合作。其中,环电子科大知识经济圈已被列入全市科技创新重点计划,核心创业苗圃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入驻电子科技大学嵌入式软件工程中心、中联网信等企业70余家,打造“互联网+”时代的新型生产力;发展移动支付产业的财富又一城大厦,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入驻的电子信息类企业有中联信通、支付通等10余家。

“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同时,我们还将深化工商登记注册‘先照后证’、招商引资目标考核等经济领域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最大限度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最大限度提升产业竞争力。”成华区负责人表示。

成都市成华区工商联 版权所有 2008-2025 联系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东3段148号 邮政编码:610051

联系电话:028-84310789【工作日09:00-12:00;13:00-17:00】

蜀ICP备202300207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