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走进成华 | 商会概况 | 信息动态 | 会员之窗 | 服务平台 | 参政议政 | 政策法规 | 党建工作 | 公告通知 | 法律服务 | 信息公开
信息动态
 

 

当前位置:信息动态 > 时政要闻 > 正文
趁势而上攻坚“五大兴区战役” 建现代城东筑宜人成华
时间:2014-10-15 11:35:00 文章来源:成都日报 查看次数:2061 字号:【

上半年,成华区多项发展指标领跑成都主城区,拿下中心城区“9个第一”;

下半年起,发挥“三种攻坚精神”,加快打造枢纽经济先行区、北改优城示范区、改革发展领先区——

10月7日,是国庆“黄金周”的最后一天。笔者前往被称为“北改开发区”的驷马桥——昭觉寺片区 ,“西部总部经济标杆”的龙潭总部经济城,以及建设“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的“示范街道”圣灯辖区等地进行采访。

“2014年剩下不到三个月了,全区上下抓得很紧,目前正全力推进‘五大兴区战役’攻坚,加快打造‘枢纽经济先行区、北改优城示范区、改革发展领先区’。”成华区有关负责人昨日表示,成都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提出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在此背景下,成华进一步明晰了发展定位:加快“产业升级、城市转型、社会转轨”步伐,建设“现代城东、宜人成华”。

突出“北改优城” 城市品质得到新提升

【攻坚关键词】:城市转型 打造北改优城示范区

2014年10月7日,星期二,晴。

上午9点,笔者和成华区北改办工作人员,从四川电视塔下出发,取道新成华大道——一环路——刃具厂立交桥,一路北上采访“北改”现场。

整个北城没有休假的迹象,几个拆除工地、新项目建设工地上人头攒动、热火朝天。“这几天天气很好,抓紧了废旧市场设施的拆除,为土地尽快上市创造条件……”在果品市场废墟上,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成华“北改”战场上有400多个重点项目正加快推进,打造“北改优城示范区”的新引擎。

“猛追湾-府青路片区是‘北改’更新区,随着成都339、幸福里商业街等产业项目的建成投入运行,这两年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给‘现代城东’和城市转型予以了新的注解……”建设路商圈推进办副主任张明德说,目前建设路商圈范围有华润万象城二期、万科钻石广场、东城国际广场、华茂广场、桓河广场、协信中心、茂御超五星级豪华酒店等在建或规划开建的重点产业化项目90多个,推动建设路商圈驶入转型发展的快车道。

“今年上半年上市土地478.1亩,启动实施项目241个,完成投资187.6亿元。”在“北上”的路上,成华区北改办负责人说:近三年来,成华区一共启动实施各类重点项目500多个,无论是实施项目数、投资总量,还是土地上市面积,均占全市“北改”一半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主战场”。目前,“北改”片区19家专业市场调迁“收尾”、驷马桥片区专业市场全部关停,市场调迁平稳“收官”。富森美家居提升改造工程一期、RBD商业综合体等73个重大产业化项目加快实施,总开工商业面积90.8万平方米、竣工38.7万平方米;省物流公司地块、新华文轩等37个自改项目整理土地2300余亩……

“北城城市功能也得到了大幅度完善、提升,将成为‘城市建设管理转型升级示范片区’。”据介绍,今年上半年,成华区启动实施了动车30线、理工大学门口五路口枢纽工程等道路建设项目21个,其中圣灯西路等2条道路竣工,首批22条小区院落区间道路整治完成。启动实施公建配套项目72个,建成36个;中心城区首个变电站户内改造工程-府青路110kV变电站改造工程启动实施……

突出“转型发展” 产业升级迈出新步伐

【攻坚关键词】:产业升级 打造“枢纽经济”先行区

上午10时许,龙潭总部城管委会办公区。这里仍然人来人往,一片忙碌景象。记者在该片区的“产业地图”上,看到了总部经济崛起并引领区域发展的轮廓。

如何打造“枢纽经济”先行区,实现产业升级?

成华抢抓全省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成都建设国际性交通枢纽等机遇,加快“136”产业功能区建设,聚集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做大做强“133”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成华由“传统工业物流集散地”向“现代服务业汇集地”转型,实现“过境经济”向“枢纽经济”的历史性跨越,打造现代产业新高地。

“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是‘133’现代产业的重要支撑,今年上半年,成华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43.5亿元、增长9.5%。”成华区发改局人士介绍,目前成华区产业发展出现了三个可喜的迹象:一个是总部经济引领发展。新引进总部企业116家,总投资42亿元的节能环保科技产业园等6大总部基地成功签约,猛追湾总部集群实现产值568亿元,“总部效应”正在凸显。第二个是支撑产业提升发展。金科天籁城等41个服务业重大项目推进很快,上古天地、信远·太阳公元等31个城市综合体项目加快建设。世茂茂御五星级酒店开工建设,总面积438万平方米的47个商务楼宇正在紧锣密鼓建设,19座存量商务楼宇引进重点企业1300多家、入住率超过95%、平均属地注册率超过80%。成功上市土地681.5亩,已新开工面积362.6万平方米、其中商业151.3万平方米……第三个就是特色产业加快发展。目前完成了全市首个移动(手机)商圈平台建设,打造出全国首个“智慧社区”,中国银联手机支付用户达959.4万、累计交易额463.17亿元;文化创意、都市旅游业特色发展,推进东郊记忆、龙潭水乡创建全国第六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新成华大道“国际精品旅游长廊”启动建设……

突出“改革创新” 加快发展增添新动力

【攻坚关键词】:社会转轨 打造改革发展领先区

上午11时,笔者来到圣灯街道办事处华林社区。这里是成华区建设“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确定的第一个“示范社区”。

“我们正在华林社区集成探索实践,将东华小区连心驿站打造成联系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新样本。”圣灯街道党工委书记罗幼琴称,通过实施“院落+社团”基层自治模式,街道和社区凝聚力更强了,为实施“北改”“棚改”等各类项目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是成华举全区之力奋力争创、精心呵护的‘金字招牌’,旨在为全国创新社区治理和服务探索新的经验,正作为关系改革发展的重大工作来全面推进实施。”成华区政府有关负责人称,在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的进程中,社会转轨是保障。成华正抢抓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机遇,着力破解影响和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社会治理和服务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新型复合共治社会治理格局,为加快发展提供新动力。

社会转轨,需要群众积极参与。为以“实验区”建设为总揽,推进社会治理和服务创新,成华区通过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街道主抓、社区主体、社会参与”的社区建设机制,发挥社区居委会、工青妇等组织的“枢纽”力量,创新组织和自治体系,整合“社会”资源,创新自治和服务“中心化”运行平台。

“可以这样说,社会治理和服务创新,四川看成都,成都看成华。”参与成华区“实验区”建设工作总体规划的西南财经大学知名教授、四川创新社会发展与管理研究院院长辜堪生介绍,成华区实施社区网格化管理和服务模式,成为了“四川省网格化服务管理建设示范区”“全国社会治理创新示范基地”,为“实验区”申报和建设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辜堪生说,今年初,成华区以西部第一、全国第四的成绩,被民政部确立为“全国社会治理与创新建设实验区”。目前圣灯、新鸿路、龙潭、双水碾、青龙、保和等辖区正按照民政部的总体要求,实施“院落+社团”工程,打造以院落为基础、社团为主体、治理为核心、服务为根本的社区治理新体系,构建“政社互动”的社区复合共治新机制,目前已经在“枢纽型”社团组织体系建设、邻里互助和“三社互动”机制、社区治理和服务现代化能力建设、连心驿站服务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全区改革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与此同时,成华区青龙一里塘新型社区配套小学等15个项目加快推进,38中等18个校园文化提升工程启动实施,成功创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首批9个棚改项目已启动4个,改造户数2851户、面积19万平方米,其中全市最大棚改项目-成都内燃机总厂生活区改造一期基本完成搬迁……

目前,成华确定了12类184项改革事项,制定了改革的“时间表”和“线路图”,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并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持续实施“五大兴区战役”,加快建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全面现代化的“现代城东,宜人成华”。

立足问题导向

发扬“三种攻坚精神”

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中心城区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中心城区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中心城区第一……今年上半年,成华区多项发展指标再次领跑成都主城区,拿下中心城区“9个第一”。要趁势而上,建设“现代城东 宜人成华”,制约发展的症结在哪里?影响发展的内因在何处?

作为一个老工业中心城区,成华区一直在谋求转型升级,压力大。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为切实回应现实发展和当前工作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成华区坚持以问题意识为导向,寻找破解发展体制机制障碍的办法。

“坚持问题导向,发扬‘三种攻坚精神’,攻坚‘五大兴区战役’,打造枢纽经济先行区、北改优城示范区、改革发展领先区”。一种是发扬“亮剑精神”,以担当引领执行。推进新一轮改革发展,是对各级干部担当精神的集中检验。“喜欢一竿子插到底,不善于充分发挥分管领导的主动性、能动性,经常将工作直接安排到具体科长和工作人员层面……”在成华区圣灯街道党工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上,街道党工委书记罗幼琴深刻“检讨”自己,并称只有“加强凝聚力、挖掘潜力、提升发展力”,才能真正推动区域转型升级。第二种是发扬“钉子精神”,以实干推动执行。瞄得准、敲得狠、扎得深,扎扎实实抓好一项项具体的工作、解决好一个个具体的问题,是抓好改革创新发展的根本所在。成华区确立12大类184项改革事项,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五大兴区战役”全面进入攻坚期,推进“产业升级、城市转型、社会转轨”步伐,必须有过硬的“钉子精神”。第三种是发扬“竹子精神”,以实效检验执行。竹子,每往上生长一节,即“小结”一次。打造“枢纽经济先行区、北改优城示范区、改革发展领先区”是靠一个一个的项目、一个个的工程、一项项工作支撑起来的,要求每一项规划、计划、工作都扎实推进、务求实效,经得起发展的检验。

成都市成华区工商联 版权所有 2008-2025 联系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东3段148号 邮政编码:610051

联系电话:028-84310789【工作日09:00-12:00;13:00-17:00】

蜀ICP备202300207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