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指标已完成年度计划66.6%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亿
一组组不断刷新的数据、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成都东北部的重要门户——龙潭片区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龙潭街道抢抓发展机遇,着力把基础做牢、把产业做强、把民生做实。今年上半年,该街道更是按照“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的总体战略,着力抓项目、抓投资、抓招商、抓民生,辖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该街道地方税收达到6193万元,完成年度计划66.6%,同比增长20.4%,完成比例排名为全区第二;固定资产投资实现2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62.5%,同比增长114.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7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50.1%,同比增长15.7%;实际利用内资实现11.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70.1%,完成比例排名为全区第一,经济指标全面超额完成“双过半”。
税源减少税收不减 做足“功课”交出优秀“成绩单”
随着“北改”工程的全面启动,龙潭街道也吹响了大拆迁、大建设、大发展的冲锋号角,但是这些必要的拆迁却使税源减少了。“税源‘青黄不接’,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龙潭街道党工委书记杨世映告诉记者,面对税源减少的局面,该街道提出了“税源减少劲不减”的口号,全力确保财税收入快速增长。今年,该街道完善税收综合服务分析梳理、跟踪问询、协调服务工作机制,确保财税及时入库。同时坚持“应收尽收、应统尽统”,巩固自身税基,清理汇总注册地在龙潭、企业在周边的税源,跟踪汇总在龙潭有项目的省属企业税源,扩大外部税源。
“我们面临着‘量’的减少,但我们可以加强服务,在‘质’上有突破。”杨世映介绍说,街道税务科不断创新服务理念、改进服务手段,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服务水平,构建了全员、全程、全方位的纳税服务工作格局。同时深入企业加强税法宣传和纳税咨询辅导,积极开展纳税服务援助和税收法律救济,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纳税人群体提供个性化的纳税服务。“优质的服务得到了企业的认可,企业纳税的积极性更高了。”
“就像考试一样,前期功课做足了,考起试来才会游刃有余,才能交出一张让人满意的成绩单。”根据我区《2014上半年财政收入收支情况分析》显示,龙潭街道财税指标全面完成“双过半”,多项指标超额完成了目标任务,为全区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重点项目“提质提速” 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达25亿
在日前召开的全区投资工作专题会议上,区委主要领导指出:投资要增量,项目是关键。抓投资,不仅要有“吃着碗里”的思想,更要有“想着锅里”的前瞻意识,要抓好项目“四个一批”,把投资池子里的水蓄满,推动形成续建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滚动投资格局。
今年以来,龙潭街道按照区委主要领导提出的“大抓项目、抓大项目”要求,积极主动与辖区未启动项目业主衔接,参与项目整个前期准备工作,服务企业促进项目早日开工。同时加快完善土地上市条件,促进土地早日上市,增加新的房地产和商业综合体项目,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任务奠定基础。据介绍,上半年龙潭辖区全力推进30个重点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62.5%,同比增长114.4%。
记者了解到,在街道的积极帮助下,“北改”项目——上古天地天际情景商业综合体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7月22日,记者在位于新成华大道与隆兴路交汇处的上古天地施工现场看到,目前该项目已经建至地面10层。据了解,该项目是拥有国内第一个100米高空天际温泉公园和悦GO商场、BLOCK大街、星月广场、天际玩乐汇、天际美食城、VIVI公馆、五星级酒店等全功能的第六代城市综合体,也是国内首个天际情景商业综合体,将形成集世界500强国际品牌超市、卖场、电影院、娱乐餐饮、酒店等业态最齐全的一站式购物体验中心,其商业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目前已经迎来华润万家、大地数字影院等世界著名企业抢滩入驻,龙潭终结了“无商业”历史。
“目前大龙潭区域已规划城市综合体10个以上,将着力打造龙潭新城‘中央商业区’。”据介绍,目前该片区正紧锣密鼓推进各个重点项目建设,争取早日见成效。今年上半年已开工商业面积达26.2万平方米。除了上古天地,龙潭片区另一个大型商业综合体——华宇北城中央也已经提前实施土方工程,目前正加快完善开工手续。“下半年我们将继续按照区委、区政府相关要求,抓项目、抓投资,争取年内提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个亿。”杨世映告诉记者。
科学规划全域招商 上半年落地企业达260个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招商引资是突破口。今年初,区委主要领导提出:要坚持推进多领域、多层次合作发展,加强城市整体营销和品牌宣传,切实提升对外开放实效;要充分发挥成华区位升级、后发规划、资源富集等优势,加强招商策划包装,有针对性地开展产业功能区规划招商、133产业链核心企业招商、世界500强和行业100强目标招商,全力引进一批产业支撑作用强、磁极效应明显的龙头企业。
“大拆迁、大建设的现状使我们街道招商引资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瓶颈,而打破这个瓶颈,在招商引资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就是我们街道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杨世映告诉记者,招商引资不仅仅是单纯地把企业引进来,而是要根据龙潭发展需要有选择性的招商,“哪个片区需要什么样的项目、哪个地方需要引进哪类投资?都需要规划。”据介绍,今年初该街道完成了《北改建新示范区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龙潭片区各个板块发展一目了然:以中铁北湖国际城、金科天籁城等项目为中心点,高品质建设国际社区;以北城中央、上古天地等项目为支撑点,塑造地标性商业综合体;以市二医院启动建设为着力点,依托北湖良好的生态资源和体育公园等优质健康休闲资源,发展集休闲旅游、健康管理、体育运动和养老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健康产业……
有了科学的发展规划,招商时就能有明确的选择项目,这为龙潭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但有了规划并不代表企业就会自动送上门来——今年2月底,一份《全区注册企业数情况排名》让龙潭街道投资促进部所有工作人员心里很不是滋味:在全区14个街道中,龙潭注册企业数为全区倒数第二。
“垫底”的排名并没有让街道工作人员垂头丧气,反而大大激发了他们的招商干劲。“我们负责招商引资的工作人员每天都在外面招商。”杨世映告诉记者,为主动将企业引进来,龙潭街道创新招商模式、拓宽招商渠道,今年3月份还组织招商队伍到重庆实地招商,“下一步,我们还将组织专业招商队伍,分赴上海、北京、深圳等地举办4次定点招商推介活动,瞄准世界500强、国内100强等高端企业开展有针对性的招商。”
截至6月底,龙潭街道招商引资“四个一批”实现突破,落地注册项目达260个,排名全区第二,并成功引进时控科技有限公司和捷永顺科技有限公司两家外资企业。“提升招商引资水平是街道实现产业升级的生命线,我们还会利用入驻辖区的时控科技、保利集团、中铁建等知名企业的吸引力,引进更多联盟企业入驻龙潭。”杨世映表示,接下来他们将再接再厉,力争招商引资工作不断有新突破。
公建配套逐步完善 龙潭新城“呼之欲出”
去年底,杨世映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未来3到5年,龙潭将划出约12.5平方公里建设一个交通便捷,覆盖医院、学校、大型商业中心,可容纳30万人口的龙潭新城。经过半年多的发展,多条路面提档升级、新增10条公交线路、配套学校相继投入使用——这些都充分证明了“建设龙潭新城”不是一张“空头支票”。
记者了解到,目前总投资近4亿元的和秀片区11条路已建成通车,新成华大道龙潭段提升改造一期工程已经完工,公共交通优化方案已经实施,便捷的交通已经实现。下一步该街道还将加快推进5条干道5个路网建设,实施新城区、北湖、环城生态区丛树片区路网建设,启动城投配置用地和交投配置用地市政路网道路、华冠路至成南高速规划道路、新城区至北湖下穿道路建设,做好双龙路与绕城高速互通立交建设前期准备。
同时,为提升辖区公建配套水平,该街道将加快5所学校1所医院1个农贸市场建设:建成鹤林南片区配套小学、工业园配套中学、配套幼儿园并投入使用;加快推动市二医院建设,力争9月开工建设;积极争取启动交投、城投配置用地中学、幼儿园、农贸市场建设。
“双庆中学龙潭校区今年9月交付使用,计划招收24个班。”据介绍,双庆中学龙潭校区坐落于华冠路与成康路交界处、龙潭总部经济城六合广场对面。新校区占地22.4亩,可提供学位1200个,拥有高标准教学楼、办公楼、运动场、体育馆、学生食堂等设施,是继石室中学北湖校区之后落户龙潭的又一优质学校。
“目前大型商业中心正在建设、交通配套初步优化、三甲医院年内开建、优质学校相继落户……龙潭新城‘呼之欲出’。”杨世映告诉记者,他们将再接再厉,坚持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两手抓”,为成华发展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