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成都理工大学商学院发布《2013年成都市建设路商圈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作为全区现代都市气息最浓、人气商气最旺、高端产业聚集度最高的成熟片区,建设路商圈已正式跨入“百亿商圈”行列,将按照“立足城东、北向发展、辐射全城”的目标定位,全力打造全市一流商圈。
建设路商圈依托厚重的工业文明积淀,历经多年发展,商圈内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区域商圈特征明显、顾客体验相对较好。《报告》分析认为,未来几年,建设路商圈将会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和成都商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T”型商业集中区
实现跨越式发展
《报告》指出,建设路商圈是成华区在中心城区的桥头堡和开放门户,是连接成都市核心与外环的重要空间关联区,是主城区产业外扩和经济能量辐射的首要承接区,拥有成华区“一核三轴六区”中唯一的内环区域。
记者了解到,历经成都城市功能布局的重大变革——“东调”,以及全市最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工程——“北改”,建设路商圈从仅有成都华联1家大型商业,发展成为拥有8家大型商业综合体、37家百货商场、51家珠宝首饰店、175家数码产品店、556家超市及便利店、613家服装鞋包店的大型商业集群;从环境污染严重的老工业基地发展成拥有万科、龙湖、首创等大型住宅项目的宜居城区。
目前,建设路商圈的商业地位已经实现了“工主商辅”—“住宅配套”—“新兴特色商圈”的跨越式发展。在业态方面,商圈内现有华润万象城、SM广场等5000平方米以上大型卖场18家,华润大厦、高地中心等商务楼宇21座,在建卡尔森·瑞德丽笙、希尔顿五星级酒店2个,红杏、大蓉和等知名餐饮20家、高档专卖店(专柜)2200家、高档时尚品牌773个;形态方面,商圈核心区域是由建设路商业大街和二环路构成的“T”型商业集中区,呈商业街和集中商业相结合的商业形态,龙湖三千集、伊藤洋华堂、SM广场和成都华联构成“T”形区域的四大支点;业态配比方面,拥有购物类店铺1521家,餐饮类店铺679家,休闲、娱乐、酒店、服务等店铺1044家,三类业态配比接近全国著名商圈的50%、20%和30%的比例;商圈规模方面,现已建成商业面积180万平方米,在建商业项目面积110万平方米,拟建商业面积110万平方米,建成后总商业面积达400多万平方米,初步具备打造全市一流商圈的基础,将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和成都商业发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