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晚报》4月13日“蓉商”版,成都非公经济报道中,刊登了成华区工商联会员、成都市第二届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许瑞麟的典型事迹——许瑞麟:为洋机器人配“成都心”。本刊予以转载,全文如下:
奔驰、雪铁龙、标致、大众、福特、沃尔沃……这些汽车的制造工艺严谨,尤其是车身总成装焊环节,需要极高精度、高节拍和高度自动化。很多人认为这些都是来自国外的“洋”技术,但实际上它们就来自成都,比如四川成焊宝玛焊接装备工程有限公司为从国外买回来的机器人装上自主研发的技术和设备,每年产值就有3亿元多元。昨日,该公司董事长许瑞麟接受了成都晚报记者的专访,在谈及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许瑞麟建议青年创业者多关注基础装备制造科技行业。
【蓉商密档】
许瑞麟 72岁
2000年,以150万元注册成立四川宝玛科技有限公司,专门为汽车生产焊接专用成套设备和传输装置等。
去年,“宝玛”的产值已达3.2亿元,收入2.1亿元,客户群涵盖了福特、大众、东风、雪铁龙、标致、吉利、沃尔沃等国内外20多个品牌。
从业“真经”
靠技术,不靠商标
刚刚过完72岁生日的许瑞麟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很多,这个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的江苏人已在成都生活了48年,在成都安家立业,已经算是成都人了。2000年,许瑞麟带着团队,凑了150万元,注册成立四川宝玛科技有限公司,专门为汽车生产自动装焊生产线、焊接夹具、焊接机器人系统、焊接专用成套设备、焊接传输装置等。
宝玛最初的技术能力有限,只能做焊接车身的中小部件的装焊夹具。“公司从成立就开始研究自动化技术,想做成套设备。”许瑞麟说,公司目前有300来人,其中三分之一是研发设计团队,公司每年投入科研项目的费用上千万,获得专利几十项,就是为了研发更先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
宝玛去年产值3.2亿元,收入2.1亿元,客户群涵盖了福特、大众、东风、雪铁龙、标致、吉利、沃尔沃等国内外20多个品牌,而市场部推广人员只有2人。许瑞麟把宝玛的成功归结为技术实力,“制造业的效果关键看技术,技术好自然会有品牌找上门。曾经有人找上门来为我设计商标,我拒绝了,一个企业的实力不体现在商标如何,精湛技术就是好品牌。”
得意之作
买洋机器人 配“成都心”
在国外,工业机器人早已在汽车行业广泛应用,但我国起步晚。宝玛近年开始大量采用工业机器人,并为它们配上了“成都心”。这些机器人执行的是工程师设置的指令,配套由公司自己设计制造的成套机械装备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完成高节拍高精度的焊接生产任务。宝玛有几十位高科技人才,他们专门为机器人设置了“机器人训练营”。
“一个机器人能做的事情不多,但可以把几十个机器人组合起来,让他们各司其职,组合起来就形成一条生产线。比如,奔驰车E系列、C系列,配置了58个机器人,大众CP6项目UB1自动化生产线就由68个机器人组成,长安福特的某项目的地板侧围等自动化焊接生产线就配了128台机器人。”许瑞麟说,公司发展到现在,已可以完成全车身焊接,几乎所有焊接都由机器人来代劳。
劝年轻人
多关注传统科技行业
许瑞麟是个“潮老头”,用微信、聊QQ,偶尔还用微博“围观”,对于青年创业者的现状尤为关注。
“业内常有发展比较好的公司,有的做金融,有的搞房产,但我只做自己熟悉的事情。”许瑞麟还劝告年轻创业者,“很多年轻人想跟潮流进入新兴产业,做电子产品、网络、游戏等,觉得基础装备制造科技行业是没落行业,没有前途,其实基础装备制造科技行业是决定社会经济发展的‘硬’实力,给人们提供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为国民经济各行各业提供必需的工作母机,是经济发展的‘刚需’。目前,中国机械制造行业正处在发展中,值得多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