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走进成华 | 商会概况 | 信息动态 | 会员之窗 | 服务平台 | 参政议政 | 政策法规 | 党建工作 | 公告通知 | 法律服务 | 信息公开
信息动态
 

 

当前位置:信息动态 > 时政要闻 > 正文
7500亩龙潭湿地公园8月开建
时间:2013-03-04 14:42:58 文章来源:新成华 查看次数:2989 字号:【

日前,我区正式对外宣布:根据最新规划与建设进度,位于龙潭片区的“新北湖”将在今年汛期后启动建设,预计2015年全新亮相。这意味着,成都市民所熟悉的北湖将从现在的510亩扩大到3700亩。

区规划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新北湖”建成后将变身为中心城区最大的人工湖,同时也将是目前成都市规划的“六湖八湿地”中“六湖”第三大人工湖。

北郊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管委会正与市规划局制定“新北湖”详细规划,预计下月底出炉。该负责人还透露,“新北湖”不仅有观水、观鸟、泛舟等传统项目,而且还将引进高端综合型旅游项目,集游玩、购物等于一体,将成为城北旅游休闲中心。

另外,总面积2462亩的龙潭湿地公园将于今年8月启动示范区建设,2014年全面开工,2015年建成开放。届时,包括成都大熊猫生态园、北郊风景区等多个精品生态项目将扮靓成华。

【新规划】:

“新北湖”扩至3700亩

变身城北旅游休闲中心

现在的北湖位于龙潭境内,水域面积为541亩,于2005年9月20日建成并向游人开放,曾经是集水文化、鸟文化、竹文化、客家文化于一体的成都市主城区最大的人工湖泊和最美的生态湖区。

“按照规划,龙潭片区现有的生态格局将彻底被打破,湖泊与湿地将成为该片区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区规划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成都市环城生态区规划,将构建“六湖八湿地”生态湖泊水系,其中就有“一湖一湿地”位于龙潭片区。规划显示,北湖面积将从现有的541亩扩大至3700亩,是原来的6倍,其中成华区湖面约2490亩,新都区湖面约1210亩。除面积扩大之外,湖水深度也有增加。原北湖总蓄水量约为50万立方米,而“新北湖”成华范围内蓄水总量约为740万立方米,为原来的15倍。

“目前管委会正和市规划局制定‘新北湖’详细规划,预计下月底出炉。”按照规划, “新北湖”预计2015年建成并变身为城北旅游休闲中心。该负责人还透露,“新北湖”不仅有观水、观鸟、泛舟等传统项目,还将引进高端综合型旅游项目,集游玩、购物等于一体。

记者在“新北湖”规划图中看到,原来北湖只分布在龙青路南北周边,扩建后的“新北湖”不仅延伸到熊猫大道,而且成绵高速、蜀龙路等都将被北湖湖区和湿地所包围,形成穿湖而过的景色,甚至成青金快速路出城左侧也能看到北湖。

“届时,环城生态区将从纸上走进现实。”据介绍,我区的环城生态区主要分为北郊、丛树和外环三个片区,涉及青龙、龙潭2个街道16个社区,规划区现状总户数11190户,总人口29349人,规划总面积33615亩,其中规划生态用地24345亩。

【新配套】:

投资36亿建800亩“东方水城”

后年对外开放

除了“新北湖”规划之外,我区还将在龙潭片区紧邻绕城高速附近,打造一个全新的湿地——龙潭湿地公园。

区规划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龙潭湿地公园规划面积将达2462亩,总规划面积约7500亩,涉及7个社区。目前,我区已启动5个社区的搬迁工作,农户已搬迁99.8%,企业已搬迁44%。相关部门已着手方案设计工作,计划在今年5月前完成相关详细规划设计,8月启动示范区建设,2014年全面开工,2015年建成开放。

规划显示,龙潭湿地公园将充分利用龙潭丰富的水体资源和多种水域空间形态,规划打造占地800亩的“东方水城”,概算投资36亿元,规划三大功能区:湿地生态观光区包括植物观赏区、水鸟观赏区等区域,展示地区湿地生态系统;湿地科普教育区通过设置湿地文化主题馆、湿地教育中心、生态观测站等项目,集中开展湿地科普教育;农耕民俗文化区,结合农耕、渔事等方面实景展现传统农耕文化。

龙潭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街道将依托良好的生态湿地,融湿地观光、民俗体验、休闲娱乐、科普教育、拓展培训等功能于一体,打造原生态的湿地体验区和生态产业基地。该负责人表示,龙潭水生作物区和龙滩湿地公园的规划和建成不仅会引来大批企业进驻,推动本土企业做大做强,还能带动龙潭经济总体提升,实现经济转型发展。

【新形象】:

多个精品生态项目

扮靓成华

龙潭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新北湖”和“龙潭湿地公园”规划的基础上,目前辖区已构建起“一湖一湿地三带”的自然生态格局,为建设“环境生态、产业生态、人文生态”的成华副中心注入绿色生机。其中“一湖”即新北湖,“一湿地”即龙潭湿地公园,“三带”即三环路生态绿带、外环路生态保护带和东风渠生态带,使龙潭成为“水绿新城”。

“从目前来看,多个精品生态项目将扮靓成华。”区环保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区目前拥有成都主城区少有的生态湿地、生态景观、大熊猫生态园、丘状绿地、河岸绿带等丰富的生态资源。其生态资源之丰富,生态功能之显要,生态地位之突出,生态特色之显著,在成都市生态建设中,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据介绍,东郊记忆、成都大熊猫生态园、昭觉寺、北郊风景区等精品生态项目已经成为国内外游客到成都游览的必去之地。另外,从目前来看,全区园林绿化面积已经达到3.8万亩,人均绿化面积达12.5平方米,居五城区之首。

【声音】

陈国阶(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3700亩的“新北湖”和7500亩的龙潭湿地公园,由于水面积较大,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空气湿度,调节局部温度,改善环境质量。

邱荣涛(区环保局局长):生态,是一座城市的灵魂,良好的水环境能改善周边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质。“新北湖”和龙潭湿地公园的规划和建设,不仅能为成华带来新鲜的空气、增添绿色,还将全面加快环城生态区的建设步伐。

白岩(家住北湖印象的居民):“新北湖”和龙潭湿地公园建成后,将大力改善我们的居住环境,以后游玩的地方将会更多了。我们希望政府加快建设步伐,全面改善龙潭面貌。

【同步播报】

我区力争年内创建“省级生态示范区”

日前,记者从区环保局了解到,我区将通过“清水行动”、“ 蓝天行动”、“安静行动”、“洁净行动”、“绿地行动”、“优居行动”等七大行动,打造“畅通、安居、产业、宜人”的精品生态城区,力争在年底前创建成“省级生态示范区”。

据了解,我区于2009年正式开始创建生态城区,并于2010年底制定出《成华区生态城区建设规划(2011-2015)》。2011年8月,我区结合已全面启动的“北改”新要求,制定出《成华区北部城区改造生态建设规划》和《成华区生态城城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2-2014)》,以此对《规划》的具体内容、措施任务等作进一步丰富、完善和提升。

区环保局相关负责人称,我区将分步完成生态区的创建工作:首先建成省级生态区,最终实现建设国家级生态区的目标。“目前,我们正在为第一步而努力,中心城区创建生态区困难更大,因为中心城区人口密集大,城市发展快,环境容量更加饱和。”区环保局相关负责人坦言。

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成华区是成都市中心城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曾经一度是成都市工业化革命的前沿阵地,经过近几年的结构调整和华能热电厂、成都热电厂、嘉陵电厂等污染源的陆续关停,成华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如今更成为主城区创建生态区的“先行军”。“创建省级生态城区,不仅能大大改善成华区生态环境,而且对生态成都、宜居成都的建设也将能起到示范、优化、增添作用。”

成都市成华区工商联 版权所有 2008-2025 联系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东3段148号 邮政编码:610051

联系电话:028-84310789【工作日09:00-12:00;13:00-17:00】

蜀ICP备202300207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