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就我区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深化文明城市建设工作,《新成华》发表评论员文章《这是一场改善民生的生动实践》。
深化文明城市建设不仅仅是在打造一块金字招牌,更是在围绕“宜人成华”建设要求,落实一项项惠民举措。
抓文明城市建设,实质就是抓发展环境改善,就是抓民生问题解决,就是抓现代市民培育,就是抓城市核心竞争力塑造。自2003年踏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征程以来,8年时间里,60多万成华人民戮力同心攻坚克难,栉风沐雨高歌猛进,不断在成华发展史上书写提升城市文明的崭新篇章。文明城市建设成为了一场改善民生的生动实践。
这场实践的背景是困难重重的冷色调。
成华脱胎于“老工业基地+大农村”,基础配套和城市建设相对滞后,城市形态和环境面貌相对较差。尤其是近几年的深化文明城市建设正好与全区“大建设、大发展”的“阵痛期”相互重合,文明创建路上面临着许多挑战。
“文明城市建设工作必须‘争先进、创一流’。”面对挑战,区委拿出了坚定的决心和毅力,以“归零”的心态,用“大城市细管理”的理念,在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的卷轴上着上了暖色彩。
在这场实践里,我们看到了市民生活环境的改变:每年打造100余个文明院落,3年内整治完老旧院落;每年实施近100项民生工程,道德讲堂、市民学校鳞次栉比,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15分钟政务服务圈、15分钟健康圈等相继步入现实。
在这场实践里,我们还看到了城市管理方式的创新:整合城管、综治、公安三支队伍,成立“交通秩序综合管理大队”,实现交通秩序、社会治安、城市管理“三加强”;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建立“政府主导、居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居民自我管理服务模式,共建共享成为一种全民自觉行为。
在这场实践里,我们更看到了群众自觉参与的身影:照顾空巢老人、帮扶残疾儿童、文明出行引导、城乡环境整治……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的感召下,118446名成华志愿者,5000余场志愿者服务活动,让“天蓝、城绿、水清、路畅、地净、楼新、夜亮、人和”的城市新形象日渐映入眼帘……
百尺竿头,更需再进一步。这些年来的奋斗历程告诉我们,文明城市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一年一度的文明指数测评工作只是我们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的一杆标尺。深化文明城市建设,任务始终艰巨。
全区上下要把深化文明城市建设与“五大兴区战役”结合起来,建机制保长效,继续把文明城市建设作为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主抓手、作为打造精品城区的主载体、作为提升全区人民幸福感和自豪感的主路径,切实以深化文明城市建设强发展、促和谐、惠民生。
我们坚信,随着文明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化,这场改善民生的生动实践,必将凝聚起建设“中西部综合实力一流城区”的奋发力量,推动成华头雁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