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走进成华 | 商会概况 | 信息动态 | 会员之窗 | 服务平台 | 参政议政 | 政策法规 | 党建工作 | 公告通知 | 法律服务 | 信息公开
信息动态
 

 

当前位置:信息动态 > 时政要闻 > 正文
跨越提升 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排头兵”
时间:2012-06-12 11:13:51 文章来源:成华区工商联 查看次数:2285 字号:【

高位求进的四川将在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征途中跨越提升,目标直指“三个翻番”、“五个提升”……

领先发展的成都将在奋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目标之下,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国际化……

“高位求进、领先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作为成渝经济圈的桥头堡和成德绵经济带最前沿的成华区,在被寄予厚望的同时也将承担更多重任:沿着科学发展之路跨越提升,成华该如何把基础做牢、把产业做强、把城市做大、把科教做优、把民生做实,并取得新突破。

5月22日,省第十次党代会刚刚胜利闭幕,我区立即召开大会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打响“五大攻坚战”,争取早日建成“中西部综合实力一流城区”,争做四川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排头兵”、成都建设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领头雁”。

五年内至少斥资89个亿 现代交通骨架

省党代会报告指出,“以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为重点,统筹规划、适度超前,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安全高效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市委要求,“大力实施交通先行战略,加快打造西部地区交通主枢纽”。在“着力把基础做牢”和“交通建设大会战”的背景下,我区正充分发挥地处成绵乐、成资内渝、成南遂渝“桥头堡”的区位优势,以打通断头路、梗阻点和完善路网转换为重点,着力打一场“交通建设大会战”。

目前,全区正在重点打通2.5环(成华段)、建设南路南延线、龙潭总部城E线等“断头路”;加快熊猫大道改造、建设北路北延线(蜀龙五期)等主干道建设,让成华更紧密地融入全市、全省交通大循环;在地上加快完善路网转换,重点在成绵高架三环内、北新高架成华段增设匝道,新建新山片区A线跨三环路立交桥等;在地下围绕产业功能区建设,前瞻性、高水平抓好轨道交通。

据了解,我区未来五年将至少斥资89个亿,形成“12横+8纵”的现代交通骨架,努力实现全区路网密度迅速提升,争取每平方公里路网达到5.5千米以上,让成华更加紧密地融入全市、全省乃至整个西部的交通大循环。

除此之外,我区还将全面加快现代化市政设施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更新。到2015年,全区基本实现互联网接入能力城乡无差别,基本完成全区约40万平米旧住房改造。

“百亿商圈”显雏形 产业优化升级

5月5日,西部首个华润万象城开业,这是成都市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综合体,该城市综合体的启用,不仅将为二环路一轴、为成华现代服务业提速升级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将为成都提升城东城市形象、建设开放型区域中心和国际化城市再添一张亮丽的名片。该城的开业也使成都城市商业重心向东倾斜。

目前,这一区域已经聚集了一大批诸如SM购物广场、成都华联百货、第五大道、龙湖春风里商业街等众多商业体,涵盖购物中心、百货、街铺各类商业形态,商业体量则达到100万平方米左右。同时,随着中国糖酒会永久会址城市综合体等重大项目的纷纷落地,立足于二环路现代服务业发展轴、紧邻城际商旅城、成都CBD和成都RBD的建设路大商圈将再次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这是我区“把产业做强”,大力推打响“产业发展翻身战”和“对外开放突破战”的有力举措。

“这次省党代会确立了‘三个翻番’和‘五个提升’的奋斗目标,‘三个翻番’的基础是产业要翻番,‘五个提升’排在第一位的是产业实力要显著提升。”在当天的会议上,刘玉泉表示,我区将以产业转型升级为核心,大力发展具有全球、全国比较优势和竞争能力的现代服务业,努力实现载体率先倍增、企业加速倍增、服务业尽快倍增。

当前,全区正以建设路商圈为核心,加快二环路现代服务业发展轴城市综合体、专业楼宇等高端载体建设,构建“以现代商贸为基础、酒店休闲为支撑、电子商务和金融为辅助”的现代服务业大发展格局,打造销售额“百亿商圈”、“时尚魅力新东方”;以项目促建和二次招商为核心,加快龙潭总部经济城建设,建设技工贸总收入“千亿产业园区”,打造服务四川、辐射西部、影响全国、吸引世界的总部经济新标杆;以龙之梦成都新城等项目为抓手,加快新客站城际商旅城建设,打造“交通大枢纽、城东CBD、生态田园城”;以成都RBD等项目为载体,加快猛追湾休闲商务城建设,形成“百亿科研总部集群”,打造“成都会客厅”;以 “北改”工程为契机,加快城北商贸城建设,打造“都市商业游憩城”。

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全区力争5年内新投入使用商务楼宇60座以上;年税收上千万元的商务商业楼宇达10家;力争到2015年,全区社会消费品总额达到400亿元,建设成为立足成都、辐射西部的现代商贸强区。同时,我区将力争用5-8年时间,通过“产业发展翻身战”和“对外开放突破战”,在五城区实现载体规模最大、产业聚集度最高、“四态”最优的“三最”目标。

向“城市二次开发”要容量 东北部将扩大26.65平方公里

刘玉泉在会上说,这次省党代会报告提出了“把城市做大”、“高水平规划和建设城市新区”的重大任务。从中心城区来看,目前只有成华最具做大城市的空间资源和优势。据介绍,到2020年,我区将新增26.65平方公里可开发空间,人口将达200万人。未来五年,每年都可推出上千亩土地上市,城市规模将逐渐扩大。尤其是随着“北改”优城战略的实施,也必将对成华未来5年发展带来最直接的政策、空间、环境等优势。

目前,我区正坚持“四态合一、有机更新”的理念,向“城市二次开发”要容量、要资源、要环境、要形象,让有限的地理空间承接更大容量、更高效率的生产力,全面打响“北改优城攻坚战”。当前,全区正抓紧推动216个“北改”项目,确保年内完成投资215.7亿元以上,重点在道路、配套、拆迁、招商等方面多出实物、快见成效。按照既定目标显示,全区力争年内实现土地上市16宗780亩,开工建设200万平方米以上。

《成华区北改总体规划》显示,我区将全面加快建设产业城北、畅通城北、安居城北、宜人城北,着力打造“精品生态城区”的示范区。下一步,我区将大力实施街区形态、路网形态、商区形态、厂区形态、居住形态等改造,加快构建产城一体、配套完善、高低错落、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城市形态,真正改变城北给人形象差、交通堵、治安乱的印象;将坚持把生态建设作为“北改”的关键要素,尽快实施“198”等生态工程,加快打造北湖熊猫国际旅游休闲区、沙河景观绿带、东风渠生态绿带、三环路森林绿带和城市绿洲、绿廊交相辉映的生态屏障,加快构建布局合理、景观丰富、特色鲜明的城市生态。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增长将达11%以上

“北改”片区今年2所学校将投入使用,2500多学生将就近接受优质教育;青龙、圣灯、保和、龙潭、跳蹬、新鸿、府青7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建,44万多人将实现就近就医;“医保新政”正式出台,1.2万困难群体看病不用愁;投入近千万,10000人将参与城乡劳动力培训……今年实施的10大类83项民生工程印证了成华把“民生做实”、“科教做优”的坚定信心。

全年斥资49.1亿的民生工程建设正在积极进行:全区正按照1个街道至少设置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计划,建设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努力构建“15分钟健康圈”;正采取“定向”、“订单”式培训,解决就业难题;正通过加快学校建设、提升教育质量、树立教育品牌、强化教育国际化交流、落实教育惠民举措等,重点解决幼儿园入学难等群众密切关注的问题……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今年实施的10大类民生工程也只是我区打造“民生政府”和打响“环境提升持久战”的一个写照。据悉,十二五期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年度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15年以上;加大教育力度,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实现我区户籍学生免费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社会保障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健全,全面实现社会保障城乡全覆盖,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0%以上。

政府的惠民利民很给力,百姓的欢欣鼓舞更有力!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新的发展历程中绘就的民生画卷,会让90多万成华人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成都市成华区工商联 版权所有 2008-2025 联系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东3段148号 邮政编码:610051

联系电话:028-84310789【工作日09:00-12:00;13:00-17:00】

蜀ICP备202300207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