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很多人的记忆里,城东就是一个传统工业核心区域。但是今天,城东正向宜居、宜商的城市功能综合区转变,成华正大步向“生态城区、现代成华”迈进。随着我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也加快提速。记者从区建设局获悉,今年,我区完成了对建材路、建设南路、龙潭工业园E线西延线三环路节点立交工程的建设,启动了对建设北路一、二、三段的改造。“我们将坚持以‘1413’发展战略为指导,不断完善交通规划布局,实施打通断头路等工程,加大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逐步编织起行车便捷、节点转化功能完善的主骨架城市路网。”区建设局相关人士表示。
建材路等道路建设全面完成
道路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命脉,承载着区域相互连接和沟通的作用。我区位于成都东北面,是成渝、成绵、成南三条高速公路和川陕公路的起始点,有着新客站等城际交通重要枢纽布局。但是,由于我区过去是成都工业发展的核心区域,历史遗留有较多厂矿铁路及少量城市道路,路网系统不完善。“成华区由于老厂区较多,区域内道路状况欠佳,这会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缺少环路连接、放射状道路不完善、节点交通转换功能较弱、断头路较多、片区间连接不通畅等,道路问题繁重。为此,我区加快道路建设步伐,打通东北片区对外主干道路交通瓶颈,优化和完善路网结构和功能。
今年,我区完成了对建材路、建设南路、龙潭工业园E线西延线三环路节点立交工程的建设,目前正对建设北路一、二、三段进行改造,年内还将启动对熊猫大道和建材路北延线进行打造。
熊猫大道、建材路北延线改造年内启动
建设北路一、二、三段改造项目起于府青路,止于二仙桥路,规划长3692米,宽25-50米,总投资约8000万元。其中,一段起于府青路,止于一环路,长828米,总投资约1200万元;二段起于一环路,止于二环路,长1030米,总投资约1700万元;三段起于二环路,止于二仙桥路口,长1834米,总投资约5100万元。目前,建设北路一段和三段已经启动,预计年底完工,二段预计在春节前完工。
年内将启动的熊猫大道改造项目起于川陕路,止于熊猫基地,全长约4300米,宽65米,总投资约2.7亿元。建材路北延线道路起于成华大道,止于成洛路,全长约1700米,宽40米,总投资约9600万元(不含拆迁)。
新成华大道周边辐射道路建设明年将加强
道路建设不仅是涉及一条路,它甚至与其整体价值密切相关。
作为我区一条重要的连接通道,新成华大道已竣工。如今,新成华大道周边拥有着成都东区数字音乐公园、成都理工大学恐龙博物馆,以及新引进的银泰、万达两大城市综合体,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其沿线20平方公里的区域将按照点轴发展模式,采取“三区四段主题发展,打造四大产业功能区”方式进行规划建设,打造出创意休闲商务区、创意视听潮流区、创意生活服务区和创意文化体验区四大产业功能区,建设成城市空间和产业特点明晰的“中央创意大道”。
“考虑到新成华大道的产业发展,为其周边完善交通路网,为提升区域整体价值加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区建设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明年我区将重点围绕东区音乐公园、新成华大道,加大对其周边辐射道路的建设,大力完善其周边路网建设,加强东区与外界的通达性,再次提升其产业价值。
另外,针对我区尚存的断头路和未建道路,明年也将根据规划加快实施。“一方面改善交通、方便市民,另一方面也能加强我区的投资硬件条件。”该人士介绍到。“从2009年我区率先启动对城市主干道路网的建设,到今天,成华区的路网建设在中心城区中,可以说是变化最大的。每一年,我们都会提前谋划好第二年的道路建设计划,以便能提早行动,做好道路建设工作”。
随着我区的路网打造范围不断地扩大,我区将形成以高速路、城市主干道、地铁等为支撑,以次干道、社区道路为补充的,辐射新都、金堂、什邡、广汉、德阳、绵阳、青白江、南充等10座城市的交通路网。
蜀都大道立面改造正式启动 成华段体现时尚特色
近日,蜀都大道立面改造正式启动。此次改造主要是针对一些建筑外立面进行作业,一些影响城市整体形象的外墙砖将予以剔除。改造后,蜀都大道将呈现西段古朴、东段时尚的风格。记者从区建设局获悉,其中,成华区段涉及约23栋建筑,目前正在紧张施工,预计在春节前完工。
体现地域特色
据了解,去年,蜀都大道东风大桥至天府广场段率先进行了立面综合整治。今年,其东西延线(东段:东风大桥到三环路成渝立交桥,西段:从东城根街到一环路中医学院路口)立面整治也将分段进行,整治包括道路路面、立交节点、市政管道、园林绿化、路灯,同时涵盖房屋立面整治,夜间景观以及店招。
立面整治风格,蜀都大道西段除了保留完好的祠堂街明清建筑群外,将在此次改造中,重新通过青砖为主的石材,在保留其原有建筑肌理的基础上,重新装饰,恢复其原有的明清建筑风貌。街边部分建筑立面则会通过重新制作木质格窗、窗栏等造型,体现其原本明清建筑厚重的文化积淀。与西段突显明清建筑不同,东段的节点则会结合地域特点,体现时尚、大气的时代特色,营造时尚氛围。
成华段正加紧施工
据区建设局相关人士表示,蜀都大道东段是从东风大桥到三环路成渝立交桥,基本属于我区范围内。该人士透露,目前,从东风大桥到一环路已经全部进场施工;一环路到二环路正进行招投标,二环路到三环路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
“蜀都大道是成都的主要交通干道之一,对其进行立面整治有利于改善城市形象。改造后,蜀都大道将焕然一新。”该人士表示,“目前我们正加紧施工,确保项目顺利完工。”
第二届“我为成华添风采”突出贡献“十大事件”、“十大人物”评选活动正式启动
成华荣获首批“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称号、建设路商圈建设路商业街2009年12月24日正式开街、李之权、龚永洪、张钧······你可还记得这些事件和名字,他们是我区2009年“我为成华添风采”突出贡献“十大事件”、“十大人物”评选的获奖代表。
两年时间过去了,当时的评选活动给成华市民留下了深刻印象,社会各界期盼能再次举办这样的活动,共同去发现和见证推进成华发展的新事件和新人物,感受榜样的力量。
近日,记者从区委宣传部获悉,为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勇于进取、奋勇争先的工作热情,积极为成华建设“中西部综合实力一流城区”建功立业、创造佳绩,经区委、区政府研究,决定在全区开展第二届“我为成华添风采”突出贡献“十大事件”、“十大人物”评选活动。
目前已成立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委宣传部,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和具体实施。
评选范围年内发生的典型人物事件
据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参评的事件和人物须是2011年内的,在全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进程中,特别是在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及推进“1413”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的事件,以及在这些事件中作出突出贡献并获得社会公认的个人。
活动安排 有推荐、评选、表彰三个阶段
根据目前既定的活动方案,本次活动分为推荐、评选、表彰三个阶段。三个阶段的时间跨度和相关事项都已明确。
推荐阶段(2011年10月中旬—2011年11月上旬)
由推荐单位采取自荐或互荐的方法推荐。也可采用联名推荐(不少于10人)的方式向主管部门(单位)推荐或直接向区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推荐。
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提醒:每个单位推荐的事件和人物最多各不超过10个。推荐需填写《第二届“我为成华添风采”突出贡献候选事件(个人)推荐表》(可登陆成华区门户网http://www.chenghua.gov.cn相关活动专区下载,统一使用A4纸打印),并附电子文档上报。各推荐单位务必在11月10日前,将推荐材料报区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评选阶段(2011年11月中旬—2011年12月底)
据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介绍,本阶段细分为初选、票选和终审三个环节。初选为2011年11月11日至11月20日,由区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相关人员对各单位推荐报送的事件和人物进行合议评审,初步确定15件候选事件和15名候选人物,报区委常委会审议。
票选为2011年11月21日至12月15日,由区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初审确定的15项候选事件和15名候选人物在《新成华》、成华区有线电视频道和成华区门户网站等区级媒体上公示,通过纸质投票和网上投票方式接受群众评选。
最后在2011年12月16日至2011年12月31日进行终审。在该环节,区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根据投票情况及综合各方意见提出建议方案,报区委常委会审定,最终评出“十大事件”和“十大人物”。
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提醒:广大参与者可通过纸质投票和网上投票两种方式参与投票环节。纸质选票可在《新成华》上裁取,复印有效。填好的选票交至所在街道或部门。网上投票在成华区门户网站上进行(网址:http://www.chenghua.gov.cn。)截止时间:2011年12月15日24:00。
表彰阶段(2012年1月中旬)
据了解,整个活动将持续2个多月的时间,最终定于2012年1月中旬召开颁奖典礼,揭晓最终评选结果,并进行表彰。
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希望:全区各单位要广泛动员本单位、本系统、本辖区的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切实评选出一批得到社会公认的对成华发展影响深远、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突出事件和先进人物。同时,全区干部群众要把评选活动与推进全区中心工作相结合,与加快成华发展相结合,与立足本职工作求突破相结合,立足本职岗位,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开拓创新,打造亮点,促进工作再上新台阶。